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胃痛綿綿,泛吐清水,或脘脹疼痛,持續不已,感寒或飲冷後加重,怕冷喜熱,得溫稍舒,或見呃逆。舌苔薄白而滑,脈來沉弦。

治法:溫胃散寒。

例方:溫胃飲加減。本方功能溫中散寒,益氣健胃,適用於胃寒停飲之證。

常用藥:附子、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和胃;黨參、白朮補益胃氣;丁香、柿蒂祛寒降逆止嘔;桂枝、茯苓化飲利水;沉香降氣和中。

胃痛綿綿,泛吐清水者,可加半夏;兼有氣滯者加高良薑、香附溫胃理氣。

3。胃實證

脘腹脹痛拒按,嘔吐酸腐,噯氣泛酸,或口臭齦腫,大便不爽,厭食。舌苔厚膩,脈濡而滑。

治法:消食導滯。

例方:保和丸加減。本方功能消導積滯,化溼和胃,適用於食滯胃脘之胃實證。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消積導滯,寬暢胸腹之氣;枳殼、厚朴、陳皮理氣寬中;半夏、茯苓化溼健脾和胃。

脘腹氣多脹甚者,可加枳實、砂仁、檳榔等以行氣導滯。

4。胃虛證

(1)胃氣虛寒

胃脘隱痛,飢餓時明顯,食後減輕,喜溫喜按,多食則不易消化,泛吐清水,大便溏軟。舌淡苔白,脈細軟無力。

治法:溫胃建中。

例方:黃芪建中湯加減。本方功能溫胃益氣,緩中補虛,適用於胃氣虛寒之證。

常用藥:黃芪補中益氣;桂枝、白芍、甘草、飴糖溫中補虛;生薑、大棗健脾胃而和營衛。

若泛酸者,可加吳茱萸暖肝溫胃以制酸,另可再加瓦楞子;泛吐清水較多者,可加乾薑、陳皮、半夏、茯苓等以溫胃化飲。

(2)胃陰不足

脘部灼痛,嘈雜似飢,或杳不思谷,稍食即脹,乾嘔噁心,口乾咽燥,大便乾結,形體消瘦。舌淡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養胃陰。

例方:沙參麥冬湯加減。本方功能養胃生津,適用於胃陰不足之證。

常用藥:北沙參、麥冬、石斛、玉竹、花粉、蘆根滋養胃陰,生津止渴;白芍、甘草酸甘斂陰。

如津傷過甚,則半夏宜輕用,可再加石斛、花粉、知母、竹茹之類以生津養胃。

【臨證備要】

1。胃為陽土,為病多偏於熱,治當苦寒洩熱;但熱甚傷津,胃陰耗損者,應予甘寒養陰。如過用苦寒,則陰津愈傷,熱邪愈熾。虛實夾雜,胃熱盛而津液傷者,又當於苦寒洩熱的同時,佐以顧護胃陰之品。

2。胃喜潤而惡燥,故胃病見陰虛表現者,一般宜用甘潤養陰為主。若兼有氣滯者,當投理氣而不傷陰之品,如綠梅花、佛手花、玫瑰花等。如過用香燥,則易耗傷胃陰。

3。胃與腸相連,故胃病還須與腸病相參,進行辨證治療。

大腸、小腸

小腸上接幽門,與胃相連,下達闌門,接於大腸,其經脈與心經相互絡屬,故與心為表裡。小腸的功能,一為受盛、化物,二為分清泌濁。若小腸功能失調,可引起腹脹、腹痛、嘔吐、便溏等症。大腸包括迴腸和廣腸。迴腸上接闌門,下接廣腸,廣腸下端為魄門(肛門)。其經脈與肺經相互絡屬,故與肺為表裡。大腸的功能是傳導糟粕,排出體外。若大腸有病,傳導失司,可表現為腹瀉或便秘。

由於小腸、大腸和胃一樣,同屬於飲食消化、吸收、排洩器官的組成部分,故其生理、病理關係密切,且多與脾胃有關。其病證多屬脾胃疾病範圍,在辨證與治療方面,應與之互參。

【辨證論治】

一、辨治原則

小腸、大腸病證的辨證,以虛實為綱。實證多屬寒、熱、氣、瘀;虛證以虛寒為主。治療分別採用溫通、清熱、理氣、通瘀、瀉下通腑、固腸、潤燥等法。如與其他臟腑兼夾為病者,則應結合具體情況,分清標本緩急而處理。

二、證治分類

(一)實證

1。溼熱滯留腹痛,腹瀉,大便溏黏,有熱臭氣味,或便下赤白膿血,裡急後重,肛門灼熱,或伴發熱。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化溼熱。

例方:葛根芩連湯加減。本方功能解表清熱,清腸化溼,適用於溼熱阻滯,腸腑傳導失常的病證。

常用藥:葛根解肌退熱,升清降濁;黃連、黃芩、秦皮苦寒清熱燥溼,厚腸胃而止瀉痢;厚朴理氣寬中,化溼除滿;白芍、甘草緩急止痛,且能調和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