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吐舌頭,“我都會寫,阿爹別小瞧我。”
她洋洋灑灑寫下大半頁,誰都不讓看,自己用火漆封好,交給謝立青手上,讓他幫自己送進京城。
謝立青去外面聯絡好人後,順道還聽說了一個訊息。
李府李息清的妹妹從婆家回來了,還帶回來一位七八歲的女兒。聽說這位大姑奶奶早年曾嫁給一位商賈,三年前那商賈出海時被海水淹了,至今沒能回來。那商賈之母非說是她把兒子剋死的,對她非打即罵,她在婆家日子過得不好,如今終於受不了了,過來投奔哥哥家。
這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兒,附近鄰居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謝立青將此事跟冷氏一說,冷氏收拾了一下笸籮裡的針線,“那就抽空過去看看吧。”
謝立青也是這個意思,畢竟是鄰居,應該時常走動。自從上回兩家孩子在普寧寺出事後,他們兩家就變得謹慎許多,尤其李家,平常連他們出門都極少見到。
晚上吃飯時,謝立青在飯桌上說起這事。
謝蓁第一個表態,“我要去,我要去!”
她跟李裕有好幾個月沒見了,擱在別人家沒什麼,可他們兩家只隔著一道牆,便顯得有些匪夷所思。
謝立青問另外兩個孩子,“你們呢?”
謝蕁頭也不抬地吃飯,“姐姐去,我也去。”
謝榮沒什麼意見,妹妹去他當然要跟著保護妹妹。
於是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他們去李家做客,謝立青讓人先遞了拜帖,免得到時候太過突兀。
夜裡下了一場小雪,早上起來就停了,地上積了薄薄一層雪花,清晨陽光一照就都化了。
天氣比昨日冷,冷氏擔心三個孩子凍著,便讓他們每人多穿了一件衣裳。謝蓁披上米白鑲邊狐狸毛斗篷,梳了個花苞頭,往太陽底下一站,渾身雪白,幾乎要跟院裡的積雪一起融化。
偏她笑得跟個小太陽一樣,牽著謝蕁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面,時不時回頭催促阿爹阿孃走快點。
兩家這麼近的路,她還嫌走得慢。
*
到了李家,李息清和宋氏早已在正堂迎接他們。除此之外還有一位穿青緞比甲的婦人,模樣跟李息清有幾分相似,應該就是李息清的妹妹李氏。
李氏在婆家受氣多年,舉止很有幾分拘束,見到冷氏和謝立青後深深一拜,“見過知府大人,見過夫人。”
冷氏朝她點了點頭,不冷淡也不多熱情。
這下讓李氏更加惶恐,還當她不待見自己,立在一旁越發尷尬。唯有宋氏知曉她的脾性,熱情地把人拉到自己跟前,笑著寒暄:“這陣子裕兒身體不適,我跟老爺留在家裡照顧他,沒顧得上去拜訪你們,倒讓你們先來了。”
冷氏微笑,“誰來都是一樣的,裕兒身體如何?上回的傷可是全好了?”
提起這個,宋氏便心有餘悸,溼著眼眶道:“已大好了。”
“那就好……”
冷氏還想說什麼,謝蓁從她身後探出腦袋,好奇地問:“宋姨,小玉哥哥呢?他在哪兒?”
剛進屋謝蓁就裡裡外外看了一遍,沒找到李裕,這會兒終於忍不住了,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詢問。
宋氏每回看到謝家這幾個孩子都喜愛得緊,把謝蓁從冷氏身後抱出來,摸摸她的花苞頭,“羔羔想裕兒了?”
謝蓁誠懇地點頭,“嗯嗯。”
小姑娘長得真快,一眨眼又長高不少,臉蛋兒比起去年更美了,朱唇皓齒,嬌俏可人。就像院裡梅花的花苞,那抹嬌豔被隱藏在花骨朵兒下,讓人迫切地想知道她綻放時是什麼模樣。
宋氏沒有瞞她,“裕兒在後院書房看書,我讓丫鬟帶你過去找他。”
說著便招呼一個叫金縷的丫鬟過來,領著他們到後院去。
謝蓁和謝蕁走在前面,謝榮跟在她倆後面,雪融化後地面有些泥濘,很容易滑倒,他得寸步不離地看著她們。
書房門前有一個小院子,院裡樹下臥著一隻叭兒狗,不知道是哪個下人養的。謝蕁一眼就喜歡上了,蹲在樹下逗它,不捨得離開。
謝蓁只好說:“那讓哥哥在這裡陪你,我自己進去。”
謝蕁仰頭看她,笑著說好。
再走幾步就是書房,丫鬟準備推開門請她進去,她卻忙擺手說:“不用不用。”
金縷露出不解。
她狡猾地笑了笑,悄悄移步到窗戶底下,閉上一隻眼往裡面偷偷瞄去。果然看到李裕正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