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也能承受的起。可如果要是“星空一號”運載火箭在載人升空的過程中出現意外,造成宇航員死亡,尤其是上面還有一個唐風,那問題可就大了。
正是基於這個問題,施密茨博士這才破天荒的在“星空一號”運載火箭上引進了彈射技術,以確保宇航員所在的功能倉的安全性。
因為“星空一號”升空,僅僅是把六名宇航員送到位於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上的月球飛船,沒有其他的載荷,所以“星空一號”運載火箭的載荷能力擁有極大的富餘。而且宇航員所在的功能倉位於火箭的最頂端的整流罩下面,與一級火箭還隔著一個二級火箭呢,所以,施密茨博士特意為載人運載火箭加裝了一套彈射裝置。
就好像戰鬥機飛行員在飛機遇到不可控的情況下,拉動座椅下面的彈射裝置,可以讓飛行員逃出生天一樣,施密茨博士在載人的功能倉與三級火箭之間,也加裝了這麼一套彈射威力更大的彈射裝置。
這種彈射裝置完全是自動化控制的,彈射裝置的控制程式是根據安裝在一級火箭和二級火箭燃料艙中的六個高靈敏度探測器來控制的。無論是一級火箭還是二級火箭的燃料艙中,都安裝有三個高靈敏度的監測器,一旦燃料艙發生劇烈的變化,比如溫度、壓力的變化,只要超出探測器的探測範圍,那麼探測器就會在百分之一秒內,向彈射裝置的控制系統傳送警報,而當控制系統接收到警報之後,同樣會在百分之一秒之內,將載人的功能倉彈射出去。
這種加強型的彈射裝置,重量足足有三噸,也就是因為“星空一號”運載火箭在進行載人升空的時候,載荷有極大的富餘量,才能夠安裝這套彈射裝置,否則的話,這玩意兒根本就無法應用在運載火箭上。
不過這套裝置可以極短的時間內將重達四噸的功能倉彈射出去上百米遠,再加上功能倉本身具有的慣性,因此即便是火箭發生爆炸,也足以保證功能倉中的宇航員的安全。
也就是唐風有錢,才能夠如此大手大腳的為了安全而額外的進行多一次的發射。要是換成NASA或者其他國家的航天局,每一次火箭發射,那些專家恨不能將運載火箭的載荷壓榨到極致,哪兒來的富餘載荷讓火箭安裝這麼重的彈射裝置啊。
當然,這種彈射器也有防誤激發措施,一個探測器發出警告,彈射器是不會作業的,只有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探測器同時發出警告,彈射器才會進行作業,把功能倉彈射出去。
有了這玩意兒的存在,除非是六個監測器全部失靈,否則唐風他們幾乎是不會有安全方面的問題。
一旦到了太空中,那麼就更沒有什麼問題了,別忘了,唐風的星核空間內還停放著一艘鸚鵡螺號呢,萬一真的發生了什麼無法挽救的災難,鸚鵡螺號就會成為唐風的救命稻草。。。。。。
不過以施密茨博士還有現在的科技,集合了頂級科技的月球飛船要想發生災難性的事故,除非是有人故意破壞,否則這種可能性是很小很小的。
正是因為這重重的保險,唐風才非常放心的準備進入太空。事實上,以目前的技術而言,進入太空和坐飛機從亞洲飛到北美,在安全性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無非就是飛的高一點罷了。。。。。。
唐風安心的在航天員訓練中心接受訓練,身體素質方面他是絕對沒問題的,就連其他那五名宇航員的身體素質都無法和唐風比擬。他現在只是想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畢竟上到太空之後,就他們六個人在一起共同努力了,多掌握一點東西,對於整個登月行動也是有幫助的。
但即便是如此,唐風也在一個星期之後在卡角欣賞了“星空一號”運載火箭的最後一次發射,這次發射,是要將重達21噸的燃料以及一些補給送到月球飛船。當燃料補給艙和月球飛船成功對接之後,燃料會在程式的控制下自動注入到月球飛船以及登月艙的燃料艙,為這兩個大傢伙把所有的燃料補充完畢。
至於補給品,也會在程式的控制下,由停放在月球飛船內部的機器人按照程式搬運完畢。
不得不說現在的技術要比幾十年前強大太多了,別的不說,光是月球飛船裡的那臺機器人,就遠遠不是當年阿波羅計劃的時候能夠比擬的。
隨著“星空一號”運載火箭的最後一次成功發射和成功回收,距離真正的登月行動開始的時間也越來越近了。。。。。。
第七六三章第一次載人發射任務
美國東部時間的2017年5月18日,上午9點32分!
這一刻,將會被永遠的記載到人類的航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