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雖然也會講,卻不會由衷地重視和執行,因為他們絕大多數本身不是君子,他們更多地信賴叢林原則和好漢原則。
我在《摩挲大地》一書裡面有一篇專門論小人的文章,在海峽兩岸都曾經產生過極大的影響。不是因為我寫得好,而是因為在中國人的社會中,作為君子對立面的小人,勢力太大了。君子,儘管被呼籲了兩千多年,卻還是“稀有動物”。我是個現代學者,但實在找不出任何一個國際學派中的概念可以替代君子和小人的劃分。有一些西方學者也感覺到了這個區分,但怎麼劃分也沒有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劃分那樣清晰有力。
‖叢治辰:那篇文章我還記得,餘老師在那裡面講到一個小人,為太子娶親接新娘,看到新娘的形象實在太好了,就半路轉了個身,把她獻給正當政的國君。太子妃變成了太子的娘,實在叫人歎為觀止。
‖餘秋雨:我引用了很多歷史資料,也包括外國的資料,來提醒廣大讀者,我們在區分社會上種種是非、善惡、利鈍、真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背後的人格界線,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比好人和壞人的區別更深刻。很多敵對營壘裡的人,很可能是君子;很多與我們完全站在一起的人,很可能是小人。因此,這種劃分能夠使社會歷史從表層的是是非非中解救出來,增加一層關係高尚和卑下的人格座標。
從一開始就醒目地強調君子和小人的區別,這是中華文化無與倫比的優點。但是,這種區別在實踐中很難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上。結果,很多讀書人都自稱是君子,即使不是也很難否定。讀書讀得幸運的,透過科舉考試做了官,大多會陷入權謀,權謀太過便成了小人政客,但是,“太過”的分界又在哪裡?讀書讀倒楣了成了魯迅筆下孔乙己這樣的人,窮困潦倒還以君子自恃,天天用“君子固窮”這樣的話安慰自己,但他們的生態已經造成了對“君子”這個名號的諷刺。
‖劉璇:讀書讀得好的去當官,開始搞權謀,讀得不好的就變成孔乙己。這樣一想,真是叫人有點悲觀。那如果讀書人裡都出不了君子,又該怎麼辦呢?
‖餘秋雨:我也有點悲觀。正因為君子和小人的外部界線永遠不清晰,因此真正的君子也只能埋沒在小人堆裡難於顯現。
我只希望,那些埋沒在小人堆裡的君子能夠互相認識。儘管周圍都是密密層層的肩膀,但在肩膀和肩膀的縫隙中,卻看到了一種與自己近似的眼神。
為此,我們還需要重溫一下孔子對君子和小人的劃分。
孔子在這個問題上的劃分很多,我在這裡只能隨口說幾個方面,例如在外部標誌上,在人際關係上,在道義使命上,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在外部標誌上的對比。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是無法掩飾的直覺形態。就像我們進一個屋子,還沒有搞清楚裡邊究竟藏了什麼,但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敞亮的,還是侷促的。君子為什麼能夠坦蕩蕩呢?孔子解釋道,因為君子是仁者,所以不憂;君子是智者,所以不惑;君子是勇者,所以不懼。 。 想看書來
第十二課 君子的修身與治國(3)
在人際關係上的對比,孔子講了不少。例如,“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可見他特別重視在人際關係中看人品。如果有一個大學者,著述甚豐,但細想起來,從來沒有怎麼幫助過別人,反而幾度壞了別人的事,那麼,這個大學者在本質上很可能是一個小人。在這些對比中,“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界線、“周而不比”和“比而不周”的界線最為深刻。這兩條界線,保障了君子們在和睦中的獨立性,否定了小人們在趨同中的攀比,因此也證明了那種沒有不同意見的千篇一律,只能滋生小人而不是君子。
在道義使命上的對比,孔子覺得最為根本。他提出了一些簡明原則,例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等,認為君子不同於小人的基本點,在於能夠超越利益和境遇,追求道義和仁德。
你們看,雖然孔子並沒有為君子和小人確立嚴格的定義,卻從反覆的對比中讓大多數中國人感悟到了這兩種人的差別所在。這是一筆延續兩千多年的豐富精神遺產。我希望同學們在儒家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對比上投下更多的時間來體會。
‖王牧笛:剛剛餘老師講的是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