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一舉了。”

“小聲些,讓上面的人聽到小心挨板子。”另一人急忙一拽他,道:“不管如何,咱們總得做做樣子不是?”

“”

兩人的話音漸漸遠去,嶽少安抽了個空悄悄回頭瞅去,看到城前之人並沒有注意他,這才急忙加快了腳步。卻忍不住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剛才他看似咋咋咧咧,其實心中卻不輕鬆。如今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快速地朝著事先與小七約定好的地方行去了。

他的警惕微微鬆懈,卻沒有發現,身後不遠處卻有一個人正滿面疑惑地瞅著他的背影,皺了皺眉頭,快速地跟了上去。

第652章 朝野動盪

杭州城,皇宮內。WWw、

皇帝返回城中已經半月有餘。然而,卻一直稱病不肯上朝,只是下旨讓萬寒生做了柳宗嚴的替補,以宰相之身總理朝中大小事務,五品以下的官員他無需請示便有生殺大權。這一決定頓時引起朝中許多官員的不滿。一時之間,各種聲音遍佈朝野,對於這個“毫無資歷”的糟老頭任此重任,提出了各種質疑的聲音。

但是,皇帝卻充耳不聞,放權之後,便讓萬寒生自己來處理此事。萬寒生果斷地將幾個資歷頗老的重臣流放之後,終於將聲音壓制了下來。

剩下的群臣敢怒不敢言,起先他們以為皇帝是因為遠征宋師城無功而返,故而不願上朝見人,待到皇上臨朝之時,自然知道萬寒生的所作所為,到時候自然會收拾他。但是,這一次,他們失望了。一次次等下去,皇帝卻沒有一絲上朝的意思。

再後來,直到御駕親征隊伍中生還的一位都虞侯道出了真相,他們這才明白,原來皇帝不是佯作稱病,而是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輕。一班老臣買通後宮的內侍,從他們的口中得知,皇帝現在已經臥床不起,危在旦夕。此刻他們才著急了,皇帝重病,未立皇儲,朝中的大權落在了萬寒生的手中,一旦皇帝有個三長兩短,這大宋還能是大宋麼?豈不是又要出現先帝時的動盪?

如此,朝廷分成了三個派系,一是以萬寒生為首的宰相派,一是中立派,還有一批人決定拉攏已經回到汴京的楊帆,用他來對抗萬寒生。因為,現在政權已經落在了萬寒生的手中,兵權卻以楊凡為尊。

遠征宋師城皇帝沒有立下什麼功勞,卻成就了楊凡。大宋損兵折將,楊凡卻獨佔奇功,嶽少安敗在楊凡的手中,這致使楊凡在軍中的威望飆升到了極點。儘管瞭解其中內情的人都明白楊凡是僥勝。在嶽少安只帶兩千人的情況下,用五萬大軍來圍殺,似乎勝之不武。但兵不厭詐,勝了就是勝了。別人怎麼為嶽少安開脫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就在朝野動盪不安,有人提議讓楊凡帶兵入駐杭州城以牽制萬寒生時,宮中卻又傳出了一道諭旨。這道諭旨一下,頓時如同一塊巨石落入湖水中一般,一石激起千層浪,本來漸漸形成體系的官僚們再次成為了一鍋粥,胡攪了起來。

諭旨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便是將皇帝還未滿週歲的兒子立為了太子儲君。皇帝現在春秋正盛,才三十幾許,還不到四十歲。在這個時候冊立儲君,而且還是一個未滿週歲的孩童,這代表著什麼?雖沒有人斷言,但猜測風雲,許多人已經認為皇帝即將駕崩,這是給自己的江山謀後路了。

一時間人心惶惶,因為在前不久金兵再次南下,楊凡正在汴京城中禦敵,雙方僵持不下,以前由嶽少安奪回失地大多又被金人奪了回去。如那已經失去了兩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本是當初兒皇帝石敬瑭獻給自己契丹哪個比他小十幾歲乾爹的,由契丹一直把持著,後金人滅遼,將燕雲十六州奪了去,還將其中的燕州,也就是燕京城做了都城。好不容易由嶽少安奪了回來,此刻卻又落在了金人手中。

大宋再次失去了賴以防守的險要,本來嶽少安北征過後,大宋的與金國的國界已經到了唐山…豐寧…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這一代,此刻卻又被金人推進了兩百多里,甚至其中一路大軍已經直逼汴京城下,又一次演變成了先帝在位時的模樣。

這由不得朝臣不心驚擔顫、人心惶惶。當然,他們在想到北方的威脅時,同時還有著些許的安慰,因為楊凡已經到了汴京,正在那裡阻擊著金國兵馬。看那架勢,好似這仗還打的頗為成功,金人竟是不能再進寸步了。

而南邊宋師城的威脅此刻卻沒有一個得力的將領來防守。現在大宋的朝臣是既想抓到嶽少安又怕抓到他。因為,只要嶽少安一天沒有回到宋師城,而且朝廷也沒有他的訊息的話,那麼,宋師城便不敢貿然出兵。反之,便誰也不敢確定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