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裡坐一會兒吧”她見李治心情鬱悶,便想陪著他散散心。
李治嗯了聲,他倒是沒有先坐下,而是走到門口,開啟門,衝外面伺候著的小宦官道:“卻把米小苗找來。”
外面的小宦官正在打瞌睡,猛地見皇帝出來,嚇了一跳,連忙答應,跑去找米小苗了。
李治關上門,回了院子,這才和武媚娘一起坐下,兩人誰也不可吱聲,各自想著心事。
米小苗這時候還沒睡呢,他害怕啊,又不能一整晚的都坐在外面,只能回到自己的屋子裡,使足力氣地胡思亂想,總想著到底是誰殺的蕭淑妃,想來想去,覺得史忠臣的嫌疑最大。他是宮裡的老人,別看史忠臣管他叫孩兒,其實他年紀不小了,只不過長著張娃娃臉而已。
對於早年間宮裡的事,米小苗略有耳聞。象勒死嬪妃的事情,皇宮裡早年間曾經發生過,不過那是在高祖皇帝的時期了,那時先帝剛剛奪權成功,但卻尚未登基,正在做太子呢,從時間上來講,先帝當太子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可宮裡有些高祖皇帝的嬪妃卻風言風語的,說先帝的壞話。
一開始時說這種話的人著實有幾個,可沒過多久,突然間就都消失了。那些說先帝壞話的嬪妃全部離奇死掉,而且全部都是自盡的。小宦官們私下傳,說好象是史大總管出的手,把她們全都勒死了,然後弄成是自尋短見的樣子
但卻並沒有人真的親眼見過,或是親眼見過的人都死了,而且又沒人追查,最後便不了了之。很多年前的事了,宮裡的小宦官換了一茬又一茬,很少有人記得這回事了,如果米小苗沒碰到今天的事,那麼他也是想不起來的。
米小苗說什麼也想不明白,如果真的是史大總管出的手,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對他有什麼好處呢?就算要處死蕭淑妃,也無須這麼個處死法啊,只要明正典刑不就得了,何必這樣呢?
正胡思亂想著呢,忽然有人來找他,說皇上找他,讓他馬上去更幽堂。米小苗差點嚇死,這麼晚了,又是發生了人命案子之後,皇上找自己幹嘛?是不是要問蕭淑妃的死因啊?自己可怎麼回答啊
米小苗滿嘴苦澀,起身穿好衣服,跟著小宦官出了屋子。半路上,他問道:“皇上現在在做什麼?還沒有休息麼?”
報信的小宦官搖頭道:“皇上有沒有休息,小的不知道。小的們都是在院外伺候的,沒有進更幽堂裡面”
米小苗啊了聲,道:“怎麼回事,你們怎麼都不進去呢?”
小宦官為難地道:“這個……佛堂嘛,清靜之地,皇上不讓小的們進去伺候,小的們哪敢進去啊”
米小苗嗯了聲,他現在也沒心情想什麼佛堂不佛堂的,只是在擔心著自己的事情。他再問小宦官什麼,可小宦官卻統統含含糊糊的,答不出來,他也就不再問了。
過不多時,來到更幽堂的外面,米小苗敲門,李治開啟門,讓他進去。見是皇帝親自來開門,米小苗更是不明所以然,可心中卻更害怕了,以為皇帝是要單獨問話,可能是知道了些什麼呢
李治坐在院中的石墩上,而武媚娘則隱身進了樹林中,站在一棵樹後,聽他們說話。
李治看了眼米小苗,月色昏黃,其實也看不清什麼,更加沒有感覺到米小苗的恐懼,反正宮裡的宦官們在見著皇帝時,都是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他早就習以為常了。
“在甘露殿時,你有些事情沒有說出來吧?現在說說吧,朕聽著呢”李治道。
米小苗口中苦澀更甚,他費力地嚥下一口唾沫,小聲道:“是。今天史大總管吩咐小奴,讓把蕭娘娘押送到凝雪閣去……”
李治打斷他的話,道:“為什麼不是親親樓,而是凝雪閣?”這個問題,剛才武媚娘問他了,他便問起米小苗來。
米小苗道:“回皇上的話,當時小奴也問了史大總管。可史大總管說……”他頓了頓,決定還是實話實話,史忠臣有什麼事兒,他可不想瞞著,萬一沒瞞好,那以後自己可是會麻煩多到滿屁股了。
他道:“史大總管暗示小奴,說想放過蕭娘娘。如果去了親親樓,那就得照宮裡的規矩辦事,可史大總管怕冤枉了蕭娘娘,所以想留點餘地,先把她打入冷宮,如果真的有什麼冤情,以後也好有個迴旋的餘地。”
他這話說的,既是實話,又把自己的責任推個乾乾淨淨,不管這事以後怎麼發展,都和他沒有關係
李治哦了聲,轉頭看了眼大樹底下,沒看清武媚娘,他便又把頭轉了回來,問道:“這麼說忠臣是想饒過蕭氏了。那麼,在凝雪閣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