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的生活都會影響下一代的生活。”G�H�埃爾德:《大蕭條的孩子們》,譯林出版社,2002,第467頁。
電話調查的統計資料表明,家庭的文化資本越高,父親的職業地位越高,對子女今後的學業發展和職業成就越有益。
圖6…1中產階層與非中產階層“18歲時父親的職業”比較
圖6…1顯示出中產階層的父親職業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管理與技術人員、企業工人和商業服務人員以及企業管理技術人員等職業群體中。而這幾類群體是文化資本相對豐富的群體。
布迪厄所說的“文化資本”,是具有文化價值的財富,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背景因素。而“社會化就是兒童藉以獲得一種特殊的文化身份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對這種身份的反應。社會化就是一個生物人轉變為一個特殊的文化人的過程。”張人傑,同前引書,第404頁。文化資本的生產和再生產的最初因素與社會出身、家庭培養密切相關,文化資本總是被烙上最初獲得狀態的烙印,那些在某個階段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的家庭,他們也能依靠歷代積澱的文化資本來獲得發展的動力。
家境非常貧寒的W17,是一位在專業上取得比較突出成就的大學教師,他認為家庭尤其是他父親,對他的影響巨大。他說:“我父親是被革命的物件,他家裡是地主,解放時他16歲。他小時候非常聰明,記憶力驚人,基本上老師講完後就可以倒背。解放以後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但是他已經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各個時期的歷史瞭如指掌,並且以唱歌的形式表現出來。當地有一種風俗,值得尊敬的人死了以後,要放兩到三天,就要有人晚上去唱歌。他就去唱。內容就是從歷史中選擇有教育意義的題材,主要就是勸活著的人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孝順父母,7個字一句,七言絕句。這樣我從小就聽他唱這些歌,到我上學的時候,我的作文和別的成績就比別人勝一籌。”
W17稱自己能夠在作文方面,在語文方面比別人勝一籌,就是受父親的影響。“他平時沒事時就會哼,因為他人緣關係很好,死了人以後他都主動要去,表示對人的尊敬,所以在當地幾個縣都很有名,別人都喊他去,他能夠出口成章。”
W17 家當年的家庭條件非常簡陋,“姐姐和母親住樓下,父親跟我就住在樓上。”但是,越是困難的條件,越使父親緊緊抓住“讀書”這一獲取家庭翻身機會的方式,“一躺下來他就跟我講只有讀書才好,才能光宗耀祖。經常給我念宋徽宗的詩:‘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所以我就受到這種暗示,就是要讀書。”
中產階層文化資本的獲得(2)
如果說父親鼓勵兒子讀書一開始只是一種文化慣習的話,那麼後來他所受到的來自好友的輕視則更加堅定了父親促使孩子出人頭地的信念。“還有一個故事,我出生時還有一個跟我父親最要好的,生了一個女兒,我父親跟他約定做親家。……後來這個人發了一點財,父親就開玩笑說,我們的約定還算不算數?這個人顧左右而言他,意思就是不算數了。我父親就說,你看現在世態炎涼——你一定要讀書。”
從W17的談話中可以看到他的家庭的文化資本的傳承,這種文化資本的傳承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文化知識的傳遞,因為解放以前的家庭能夠送得起子女上學的,一般都是條件比較好的地主、富農等富裕家庭。他父親雖然在解放以後因為出身問題沒有繼續接受教育的條件,但是他充分能夠認識到教育——即文化資本的價值,並將自己獲得的這些文化資本以“唱歌”的形式傳遞給兒子。
其二是成就動機的傳承。他的貧困的童年家庭生活經歷使他具有一種物質上的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是他堅持讀書求學的動力之源;來自父親好朋友的刺激——家庭的貧困使得父親的這位好朋友“嫌貧愛富”,也激發了W17希望依靠讀書出人頭地的志願。同時,父親經常做勵志教育,從“書中自有黃金屋”等古代的勵志格言,到以例項來激發兒子的讀書願望。
從年齡上看,中產階層的一般是在30~50歲左右,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最大的歷史事件莫過於“文化大革命”,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是在“文革”開始前後開始接受學校教育,而在改革開放以後接受高等教育,年齡較小的一批則是在“文革”以後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對於“文革”時處於學齡期的大多數人來說,“文革”阻礙了他們接受正規教育,而且文化資本的再生產功能受到影響。但據劉精明2004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其實並沒有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