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行了、行了……別糾結革命不革命了,你身體重要了!”吳詡忙岔開話題,道:“朝政事,有長孫相公頂著也沒有什麼不好,我記得先帝為你選輔政大臣可不止長孫相公和褚相公兩人,你可不要厚此薄彼啊……”

吳詡暗示,李治很就心領神會了,如今朝中上下雖然都震懾於長孫無忌權威,可還有一個人是完全可以跟他抗衡,偏偏那個人總是明哲保身,不肯出頭……

看來,他得想辦法推那人一把才行……

吳詡看李治若有所思樣子,不由點點頭。

帝王御下之術,可是博大精深喲……

永徽四年四月,李小九陛下下詔加授絳州刺史、徐王李元禮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李績為司空。

之後,六月先帝忌辰,李小九陛下依例拜祭太廟和昭陵之後,特地上了凌煙閣,看了一回二十四功臣畫像,後看到英國公李績時候,李小九陛下表示要為他重畫像,並親自作序。

之後,李小九陛下先後數次兩儀殿召見李績,追憶了一番李勣為東宮舊屬時往事,重提太宗提拔他本意,提醒他記得自己責任。

“朕以綺紈之歲,先朝特以委公,故知知哲之明,所寄斯重!”

“老臣惶恐。”李績這回可是真惶恐了。

永徽初年,他堅決不肯接受左僕射官位,其實就是不願意跟長孫無忌對上。現聖人忽然對他大力提拔,這司馬昭之心他豈能不知!

但李績只能裝糊塗。

“聖人對老臣厚愛,老臣萬死難保,這功臣像……”如果單獨只對他畫像進行裝飾,豈不是有違他低調風格麼?

不料,李治對李績溢美之辭像是不要錢似,“茂德舊臣,惟公而已,丹青永飾,方能昭顯愛卿功績……”

李績聽得冷汗都要下來了。

什麼‘惟公而已’,聖人這是要把長孫相公這個首輔放哪裡?

好這種私下召見重臣會面場合,只有起居郎會把李小九陛下話記下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傳到長孫相公耳朵裡。

不過,李小九陛下顯然不會只滿足於對李績一個人發出示好訊號。

吳詡提示下,李治某日大朝上又發表了一次重要言論,希望朝中大臣能夠忠職守,暢所欲言,不要讓他這個聖人每次上朝都像是木偶一樣,坐堂上什麼也不用說,什麼也不用做。

天下難道真安穩得連進言人都沒有了嗎?!

還是說,眾卿連一句實話也不想對他這個聖人說嗎?!

朝臣們被年輕聖人一席言辭激烈質問給驚呆了,而那天偏偏長孫相公因病沒有上朝,一干文武都面面相覷都不敢吱聲。

也不知這天下朝之後,太尉大人府上是不是要被人踏平了。

朝堂上形勢莫測,後宮也風雲又起。

自皇長子李忠被冊封為東宮後,王皇后宮中權威也漸漲,她聽從母親魏國夫人柳氏提議,一面繼續籠絡吳詡,一面大力提拔自己挑中幾個良家子出身寶林,李治面前為她們請封,或為美人,或為才人不等,試圖繼續分蕭淑妃之寵。

但蕭淑妃也不是吃素,又後宮經營多年,她著力拉攏徐婕妤、鄭婕妤等人,也向李小九陛下請封,一時半會兒也沒落下風。

而太子生母劉婕妤反而被兩邊人拋開了一邊,成了隱形人,後還是吳詡提醒李治,李治才想起這個人來。

繼吳詡生子被冊封為昭儀之後,李小九陛下又一次為後宮諸妃集體升職,加封了皇太子生母劉氏為妃,封徐婕妤為昭容,其他宮妃都原位份基礎上加升一級。

這下,吳詡從才人一下子連跳數級成了昭儀這件事就不再顯眼了,反而是蕭淑妃成了蕭貴妃,地位直逼王皇后,又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作者有話要說:宮鬥什麼小吳同學真不擅長=。=

第219章

第十五章漁翁11

王皇后哪裡還坐得住;頻頻請武昭儀到安仁殿來聊天。

吳詡倒是耐著性子去了幾次;之後就以要照顧小五郎和小三娘無暇分*身為由;漸漸減少了去後宮的次數……

王皇后越發急躁了,最後居然屈尊絳貴親自跑去百福殿找吳詡。

偏那天吳詡又去兩儀殿給李小九支招去了;王皇后來的時候,殿中只有崔尚儀等人在。

“娘子駕到;老奴有失遠迎……”崔尚儀對王皇后的駕臨有些驚疑,連忙讓一個不起眼的小宮人從側門出去;到兩儀殿通知吳詡;然後才帶著留守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