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不住伸手捏住他臉頰,佯怒道:“怎麼了?一副不情不願樣子?難道你現就開始嫌棄老孃人年老色衰了?”

“噗咳咳咳……”李治聞言,忍不住噴笑出聲。

“阿武,你胡說些什麼啊……”

“你我心中永遠都是年輕貌美,不會有年老色衰一天……”

李治握著吳詡手,很認真地說:“我還擔心你嫌棄我太小呢……”

“得了,別油嘴滑舌,你到底是為什麼不高興,說說吧……”吳詡側身坐李治身旁,拍著他肩膀道:“多個人多條思路,你有什麼煩惱,說出來我給你參詳參詳……”

李治嘆了一口,拉過吳詡全懷裡,緩緩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朕…我只是剛剛聽到阿舅說,阿叔道宗流配象州途中,不幸病故了……”李治說到這裡,眼中晶亮一片,嗓音也有些哽咽。

“九郎,你節哀順變吧……”吳詡忍不住摸摸李治耳朵和臉頰,安慰道。

吳詡貞觀十年時候就見過這位有名宗室名將了,那時她就很好奇這位能養育出像文成公主這樣一位千古留名女兒郡王。

當初,吳詡可是聽了不少這位王爺事蹟。

說來,李道宗不但頗得李世民青眼,還和李小九還頗有些淵源。

李二陛下世時跟自己親兄弟死磕到底,殺起來毫不手軟。反倒對李道宗這個堂弟非常好。

而李道宗也是從18歲時就跟著李二陛下東征西討,為李唐建立和李世民帝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說長孫無忌是李二陛下智囊謀士話,那麼李道宗就是李二陛下護駕大將,從親疏上來看,他是李二陛下堂弟,絲毫不比長孫無忌這個大舅子差!

李治小時候身體特別差,跟著李道宗學過好長一段時間騎射功夫。後來李道宗被封為禮部尚書,江夏郡王,宗室中受到這樣高規格待遇也只有戰功顯赫河間郡王李孝恭。

但李道宗擔心功高震主,就故意犯了貪贓罪,被削了官職和食邑,只保留王爵。直到貞觀十三年,李道宗才又被起復,擔任晉州刺史。

到了李二陛下晚年,李道宗頻頻出征,甚至隨同太宗遠征高麗,戰功赫赫,儼然成為宗室中軍功第一人。

李治很喜歡這個謙恭有禮皇叔。

貞觀二十一年時候,李道宗因病乞退,李治正監國,聞訊一再挽留。

但李道宗卻私下對李治道,他與長孫無忌政見不合,為免日後皇帝陛下和太子為難,還是早些退休比較好……

李治無奈,只好把李道宗原話告訴他爹。

李二陛下聞言默了很久,雖然不同意李道宗辭職,卻把他轉職為閒職太常卿……

到了李治登基時候,李道宗跟李績一樣被加授了武散官特進一職,依然不參與政事……

但是,李道宗步步退讓並沒有讓他免除厄運,一代名將竟然慘死流放途中,怎麼不讓人唏噓……

吳詡知道李治心裡難過,不僅僅是因為李道宗事,大概多是因為不理解為什麼他舅舅長孫無忌會這麼冷酷無情……

“朕明知道他們是無辜受累,卻連一句話都不能說……”李治緊緊地摟著,把頭埋吳詡脖頸間,不讓她看到自己表情。

吳詡忍不住撫著李小九背,淡淡道:“人生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聖人能夠記得江夏王就好。日後事會怎麼樣,還很難說呢……”

李治沒有說話,過了好半晌才低低地‘嗯’了一聲,顯然是已經放下了心事。

吳詡忍不住用力拍拍李小九背,道:“好了,年輕人稍微朝氣蓬勃一點嘛~~~~來來來,給姐笑一個~~~~~”

李治一臉黑線地放開吳詡,扭頭抓起面前點心就啃。

吳詡也李治邊上坐好了,看罐子裡羊奶已經不太熱了,就攔著李治,“別喝了,都涼了,怪腥……”

一面高聲叫守門外宮人進來。

結果,王內侍親自屁顛屁顛跑進來了。

吳詡愣了一下,然後很客氣地道:“麻煩王翁為聖人弄份膳食過來……”

“是。”王內侍忙應了。

“兩……兩份。”勉強把點心嚥下去李小九陛下,比了個‘V’字手勢,表示再給吳詡準備一份。

王內侍心領神會,忙答應不迭,極地退了出去。

吳詡看李小九被噎得難受,忙從水壺裡倒了一碗清水給他。

“慢點吃吧……以後事情再忙,也要記得吃飯,身體可是革命本錢……”

“革命?”李治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