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半酣的時候,李世民寫了一副書法,說要賞賜群臣。這些半醉的群臣聞言,盡皆伸出手來,擠到李世民身邊搶那幅書法。結果這位劉洎腳踏御榻龍床,將這書法搶到手中。群臣見狀,皆奏道:“洎登御床,罪當死,請付法。”李世民卻笑道:“昔聞婕妤辭輦,今見常侍登床。”這話笑著一出,便將劉洎之不敬之罪給遮掩下來,權當笑話。
只聽著劉洎說道:“臣以為,盧御史此言,有失偏頗!見枝繁葉茂者,必根深蒂固。見溪水長流者,必水源豐盈。今見長安城內鬥毆之事,尋其根源,豈是諸王之留滯京師邪?自武德分王,貞觀立藩以來,每年歲末年初,及其他重大日子,諸王皆是回來長安,那時怎的不剩鬥毆之事,不生亂子?故老臣請陛下令金吾衛加強戒備,嚴查鬥毆之事即可!”
那名御史正要說話,一名身穿緋紅衣袍的官員卻是出列道:“劉大人此言雖然有理,然其措施卻是不夠果決啊!”
這人卻是杜正倫,曾為李承乾的老師。
只聽他說道:“盧御史所陳事實,清晰明瞭,諸王既然與鬥毆之事,有所瓜葛,則請留滯長安諸王自查己身,待得查出問題,則即可改之,若是查不出,則使之就藩……”
杜正倫剛剛說道這裡,一個聲音便道:“杜大人此言莫不是想要陷諸王於不義?”
此人亦是穿著三品緋紅衣袍,卻是尚書左丞韋挺。
“諸王之中,誰人不是手下有忠僕家將,杜大人之言,卻是置這些忠僕家將於何地?查出問題即改之,查不出則使之就藩,這豈不是讓諸王皆拿出僕役來?”
杜正倫正要再反駁,那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卻是淡淡的說道:“好了,不用再說了,一個小小的鬥毆之事,你們非得往諸王身上扯!算了,鬥毆之事暫且不提,至於諸王就藩問題,咳,朕早已定下了主意,你等便莫要爭執了!“
李世民話語一出,張允文分明看見李承乾的肩膀微微顫抖了一下!
*****************
(這一章是晚上趕出來的,可能質量不咋的!今天跑了一天,檔案問題、戶籍問題終於搞定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胡姬酒肆
“啪——”一盞精緻典雅,潤澤如玉的白色瓷瓶兒被重重扔在地上。雖然有地毯的阻擋,但那瓷瓶兒依舊粉身碎骨,碎片四濺。
“老四,老四……”李承乾跛著腳在華麗的地毯上不停的踱著步子,口中帶著恨意喃喃說道,“該死的老四,為什麼父皇會那般的寵你,難道就是因為你沒有足疾麼?”
這話好像是說給紇幹承基聽的,又好像是說給他自己聽的。
他清楚的記得,那日朝會之上,李世民緩緩站起身來,向朝臣宣佈道:“今年除卻魏王之外,其餘諸王,盡皆就藩,有養病者可緩一月,其餘諸王必須於二月初十之前,全部離京!”
可是為什麼要獨獨留下魏王李泰?按照章程制度,能長期待在盡是之中的只有皇帝以及未來的皇帝——太子。其餘成年的親王、郡王盡皆不能長期待在京師之中。可是李泰,從封魏王開始,就從沒就過一次藩,恐怕他連自己的封地在什麼地方都還不知道。
那御史之言是李承乾授意其上奏的,而杜正倫是李承乾求他說的。可是,還沒等自己這邊的人將己方言論說完,李世民就生生的將話頭掐斷,這實在是讓李承乾心中充滿了怒意。
紇幹承基似乎見慣了李承乾的這副模樣,自其因耕牛踩踏而致足疾以來,脾氣漸漸暴虐,對東宮內侍宮娥動則加以鞭撻。方紇幹承基出言相勸的時候,李承乾便獰笑道:“哈哈,誰叫那些該死的奴婢盯著孤的腳看!心頭定是在嘲笑孤!”
紇幹承基長嘆一聲,以後遇到此類事情,皆是不再相勸。如今聽到李承乾這般說話,他也是眼觀鼻鼻觀心,就好像沒有聽見李承乾的話一般。
李承乾卻是轉過身來,向紇幹承基問道:“承基,你說說,為何父皇會這般寵著老四?”
聽得李承乾這樣問,紇幹承基卻是不知該如何回答。望著李承乾,沉吟片刻,方才說道:“這個,恐怕是魏王殿下能言善辯,善於迎合陛下心意,這才得陛下之歡心吧!”
這個回答卻是讓李承乾不太滿意:“可是,孤也是在極力迎合父皇,為何不能得父皇歡心?唉,你且看看,孤住的這東宮,冷冷清清的,還沒有當初住在秦王府的時候熱鬧,唉……說道後面,李承乾的眼神已經有些迷離了,似乎沉溺在當初居住秦王府的那段時光之中。
紇幹承基見狀,當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