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已雙雙逝去了。張居正本人未能食到其果,而他舉家卻迎來了滅頂之災。這當然是後話了
此時的江陵城正為張居正父親的葬禮傾城出動。事實上,早在張居正返家之前,地方要員已在張家的府第裡用藍、白兩色布匹搭起了高大的蓆棚,整個張府顯得莊嚴肅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張府原是遼王朱憲■的府第。萬曆二年,有人告遼王謀反,張居正趁遼王被廢的時機,將這座王府弄到自己手中。當然那時的張居正沒有想到,他這個舉措又為自己埋下了怎樣的禍根。出殯那天,本省、府縣的主官,鄰近州郡的文臣武將以及其它省份的代表紛紛前來參加。出殯行列的最前面,是張居正從京城裡帶回的戚繼光所贈的衛隊,衛隊後面又是同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紙紮的兵馬衛隊,共一百騎。由一個百戶裝束的紙人率領,真假衛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在衛隊的後面是高高舉起的一面面寬大的功名牌,上面分別刻著張居正出山以來的各級官銜。一連串的“舉人”、“進士及弟”、“翰林院學士”、“禮部尚書”、“東閣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少保”、“少傅”、“太傅”等象徵著榮光與權勢的官銜,讓人無不讚嘆這位死去的老太爺,造就了一個多麼卓絕超群、驚世駭俗的天才兒子,而這個兒子從一介書生到位極人臣的高官顯爵,又為這位老太爺以及整個張氏家族的列祖列宗,帶來了何等的榮光與欣慰。
更令人驚駭的是,在“肅靜”、“迴避”牌後,那由各方官員致送的密密麻麻的挽幛和輓聯,而迎頭一幅最為高大的挽幛上,大書“風範長存”四個鬥字——這是萬曆皇帝的御筆,也是張府的最大榮耀。
在一座座亭臺後面,先是笙簫鐃鈸,吹吹打打的和尚、尼姑、道士在誦經唸咒,接著是身穿誹色袍子的四品以上的文官,身穿青袍的五品至七品的各地要員,以及頂盔帶甲、穿著戎裝的武官和身穿綠袍的八品以下的各等官吏……
多少年後,江陵的遺老遺少還會帶著無比的榮光和自豪告訴他們的子孫,自己年輕時曾有幸目睹過多麼盛大浩蕩的一場殯葬——那是江陵空前絕後的葬禮啊!
當年六月,張居正回朝。北京城外,司禮太監何進代表皇帝,偕同百官郊迎。兩宮太后也各派大太監李琦宣諭慰勞。可以看出,此時年輕的皇帝和兩宮太后,對張居正的信任和敬仰達到了高峰。這年秋天,張居正的母親趙氏來到北京。不久她就被宣召進宮與兩位太后相見,加恩免行國禮而行家人之禮,並贈給她各項珍貴的禮品……至此,張居正以及整個張氏家族的榮耀達到了輝煌的頂點。多少年後,有史學家指出:在接受這些信任和榮寵之際,張居正母子不明白也不可能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即皇室的情誼不同於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誼的那種由於互相關懷而產生的永久性。當張居正去世之後,這種情誼反而變成一種災難而落到他們全家的頭上了。
第四章 追蹤玄宮隧道
發掘帷幕在定陵拉開。
夜空中突然一聲巨響,引起了意想不到的騷動。探溝深處,一塊小石碑指出了地宮隧道的方向。玄宮隧道里,終於找到了通往地下宮殿的鑰匙——
地宮入口與隧道門
在原始社會時期,自從人類的心中產生了靈魂的概念之後,死後的墓葬就被看得越來越重了,但還沒有永遠祭祀的意圖。由於有了“靈魂不死”的觀念,人們便認為,死者雖然離開了人世,但靈魂尚存,只不過隨著軀殼去到另一個世界而已。這些不死的靈魂,還能回到人間降臨禍福,因此,人們對死去的祖先除了存有感情上的懷念之外,還盼望他們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過美好生活,並對家族的後人加以保佑和庇護,這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套隆重複雜的埋葬制度和祭祀崇拜禮儀。這一發展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其事實與結論不僅從歷史文獻上可以看出,在中外考古發掘中也可以得到驗證。中國幾十年考古發掘的墓葬遺址,證實原始社會的母系、父系墓葬都沒有發現過封土或標誌。只是在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文化氏族墓葬中,曾經在人骨附近發現有一塊小石板,似是這位死者墓內的標記,但卻不能作為墓上的標誌。在夏、商的大規模墓葬中,也尚未發現過巨大的封土和標誌。河南安陽的殷墟,自盤庚迂都於殷之後,作為殷都近三百年之久,而奴隸主殷朝帝王生前雖然窮奢極欲,但他們的王陵到現在在地面上也很難看出跡象,即便是後代有所破壞,也不至於不留一點痕跡,可知這時還處於不封不樹的階段。正如《禮記·檀弓》所載:“古也,墓而不墳。”“凡墓而無墳,不封不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