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人員撬開木槨,一口木棺露了出來。棺外有槨,意在以槨護棺,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屍體。從國內外出土的帝王陵墓來看,棺槨質料不同,層數也有較大差異。在埃及圖塔卡芒法老陵墓的發掘中,就曾發現有石槨和兩層黃金製作的棺。而中國晚期朝代的帝王,則大多采用兩層木質棺槨的形式。這從定陵和清東陵帝后的墓葬中可得到證實。
在孝端棺木的兩側,放置著四塊玉料。這種玉料在帝后三人的棺槨外側已發現27塊,到清理結果發現,唯獨孝端的梓宮內又增放四塊。玉料大小形態不一,大部分都有文字。有的墨筆直接寫在玉料上,有的貼著有墨筆字的紙,也有的兩者兼備。寫在紙條上的文字大都工整清晰,寫在玉料上的筆鋒粗糙,字型粗大,且不清楚,少數還有編號,都是記錄玉料的名稱、重量:
玉料十三斤
菜玉一塊重十三斤
六十八 玉料十五斤
六十八
菜玉料一塊重十五斤十二兩
七十二號
漿水玉料一塊重十
漿水玉料一塊重十一斤
二斤八兩
漿水玉料一塊重二斤八兩
……
根據文字記錄,最小的一塊一斤十兩,最大的一塊四十八斤。有一塊寫明十三斤,發掘人員試稱則是十六斤半,不知是當初的失誤,還是明代度量衡與今天的差異,或者玉料本身發生了變化。其中一塊玉料似有一條鋸過的缺口,大概是當初用繩索之類的東西捆勒而成。在另一塊玉料上,還特別標明“驗收人”三字。
中國曆代帝王的殉葬品中,大多放有玉料,即所謂的“金井玉葬”。“金井”是為了接地氣,保證靈魂長生不滅,“玉葬”則是為了保證屍體不腐爛變質。據(漢書·楊王孫傳》稱“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鬱為枯臘”。
玉料殉葬自戰國時期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在河南洛陽的考古發掘中,曾清理過一批戰國時期的墓葬,發現有些死者的面部有一組像人臉形的石片,身上也有石片,腳下還有兩件獸形石片。這些石片上都有穿孔,可能是為了編綴在一起以便覆蓋在死者的面部和身上,這就是後來出土的玉衣的雛形。
到西漢時期,帝王對玉料護體更深信不疑。他們不再滿足於用玉料殉葬,而是把玉片製成衣服,套在屍體之上,一同入葬,以期屍體永世長存。這種觀念在東漢時期達到了極至。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竇綰夫婦的金縷玉衣,為此提供了證據,同時也打破了《漢書》記載的:“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鬱為枯臘”的神話。儘管劉勝和竇綰除身穿金縷玉衣外,還在胸部和背部放置了許多玉璧,且口有玉含,鼻有玉塞、兩眼有玉石掩蓋、兩耳有玉填,結果,1968年發掘人員清理他們的墓葬時,卻見玉衣尚存,而其中的屍骨朽爛得僅剩兒枚殘齒和一些骨渣。
以玉衣作為葬服, 從西漢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到三國後期,魏文帝曹丕認為,此乃“愚俗作為”而下令禁止使用。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也確未發現魏晉以後的玉衣,由此推斷,這種習俗可能從魏以後真的被廢除了。
魏晉以後的帝王陵寢中,雖然也有玉料、玉器出土,但從規模和質量來看,不再考究,只是一種象徵而已。定陵玄宮出土的三十一塊玉料中,只有漿水玉、菜玉兩種。漿水玉略帶淺青色,表面稍有些潤澤,菜玉像枯萎的白菜葉,淺黃中伴有淺綠。據《格古要論》的評述,兩種均為玉中下品,很可能來自新疆、甘肅等地。
但從隨葬木箱中清理出的玉製容器來看,卻是別具一番風采。這些碗、盆、壺、耳杯、爵等器物,質料細膩潤澤,琢工精緻,不少器物上都配有金制附件,鑲有寶石、珠玉,顯得光彩照人。細心的觀光者如果注意一下襬在定陵博物館櫥窗裡的那隻玉碗,就不難窺見這批玉器純美的質地和精湛的藝術造型,即使站在鑲有玻璃的櫥窗外,也能在碗的一面透視到另一面。其通體之細薄、造型之優美,光彩之奪目,如果不具備先進的技藝、奇特的構思和熟練的操作能力,是斷然達不到如此輝煌燦爛的程度的。
把殉葬的玉料和容器進行比較和研究,不難看出明代對玉葬的觀念,已不在保護屍體,而僅僅是一種形式了。
孝端皇后的棺木很快被撬開,裡面露出一床繡有蓮花和九龍紋的織錦被及殉葬的衣服,金器,漆盒等物。發掘人員小心翼翼地一件件取出,皇后的屍體出現了。
只見她上身穿一件繡龍襖,下著繡龍裙和黃緞褲,靜靜地躺著。繡龍襖袖筒肥大,通體用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