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沒有再繼續發問。
“朕明白了。”明治天皇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了大隈重信,“大隈君的意見呢?”
“陛下,雖然目前帝國因琉球問題同清國進行的談判進展並不順利,但是臣相信,真要有同清國刀兵相見的時刻,帝國的軍人一定會用鮮血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果戰爭繼續下去,勝利的一定是帝國。”大隈重信說道。
聽到大隈重信的話,不光是伊藤博文和西園寺公望,連柳原前光等人的眼中也都現出了驚訝之色。
他的這句話一下子讓山縣有朋為首的軍方高層對這大隈重信的好感大增。
“不過,臣認為,目前帝國並不適合同清國開戰,清國的軍事實力不如帝國,但是清國這個國家太大了,以目前帝國的國力軍力,完全打敗清國的可能性不大,更別說佔領臺灣。”大隈重信話鋒一轉,“如果清國政府因此出動政府軍全力與我軍對抗的話,恐怕會有很大的麻煩。因為現在政府沒有為這場戰爭準備任何預算,一旦開戰,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政府的財政根本就不可能支援一場大規模的持久戰。”
“大隈君說的非常有道理,對於臺灣番地的征討行動,必須要速戰速決。”大久保利通介面道,“最好能在清國政府得到訊息之間,完成對生番部落的征討和其土地的佔領。”
聽到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都開始表示支援對臺灣採取軍事行動,山縣有朋和西鄉從道等人的臉上都現出了喜色。
聽到大久保利通的口氣似乎是“徵臺”之事已然定型,伊藤博文心中惱火,他看了看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的臉色十分平和,只是靜靜的坐在那裡,目光低垂,好似一尊佛像一般。伊藤博文看了天皇一會兒,天皇卻並沒有看他,伊藤博文禁不住在心裡發出了一聲長嘆。
看樣子,自己還是小看了大久保利通對天皇的影響力。
伊藤博文轉頭看了看坐在那裡一直沒有說話的文部卿木戶孝允,赫然發現木戶孝允的臉色已然變得鐵青。
木戶孝允看到伊藤博文望向自己,沉著臉微微點了點頭,伊藤博文馬上明白了木戶孝允的意思,轉頭對山縣有朋重新發難起來。
“山縣君認為,假如帝國和清國發生衝突,帝國陸軍一定能戰勝清國陸軍,是麼?”伊藤博文不動聲色的問道。
“沒錯!”山縣有朋見伊藤博文發問,立刻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他知道伊藤博文對大久保利通和明治天皇的影響力,因而對於他的提問,回答很是謹慎,沒有多說話。
“我想知道,這次行動,帝國陸軍是要飛到臺灣去,還是要架一座橋到臺灣去?”伊藤博文問道。
“伊藤君說笑了,帝國陸軍當然是由帝國海軍護送前往臺灣!”山縣有朋聽了伊藤博文暗含諷刺的話,心中惱怒,強忍著沒有發作。
“那麼,山縣君認為,帝國海軍也一定能夠戰勝清國海軍了?”伊藤博文問道。
“是這樣!”山縣有朋立刻回答道。
自勝海舟去職後,海軍卿的位置一直空缺,看到山縣有朋竟然替海軍撐起場子來,伊藤博文不由得在心裡暗暗好笑。
但此時的山縣有朋臉色竟然絲毫不變,竟然大談起日本海軍的情況來,好象他對海軍的情況瞭如指掌一般。
這也難怪,日本海軍起初是和陸軍一起從屬於“三職七科制”中的“海陸軍務科”(後改為三職八局後,海陸軍務科才改為軍防事務局,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巖倉具視,嘉彰親王,島津忠義三人任海陸軍務總督,廣澤真臣和西鄉隆盛為海陸軍務次官。日本將海陸軍分開還是在1868年4月21日,官制改為太政官七官制。海陸軍由軍務官知事嘉彰親王統管,軍務官判事大村益次郎輔之。下轄二局四司,二局便是海軍局和陸軍局了。不久,7月14日,軍務官就上交了一份報告,稱“興建海軍乃當務之急,而創辦海軍學校則是此中第一要事”。明治天皇很重視這份報告,於10月下諭稱:“海軍建設為當今第一急務,應當從速奠定基礎”。於是到了1869年7月8日第四次官制改革時,軍務官改為兵部省,首任長官兵部卿仍是嘉彰親王。此後直到“廢藩置縣”,日本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陸海軍的獨立。
此時兵部省所關轄的艦船僅有3艘(“富士山”號,“東”號,“千代田”號)和4艘運輸船(“飛龍”號,“飛隼”號,“快風”號,“長鯨”號)。這是因為在軍務官時代所管轄的艦船中,有許多是老朽或不適用的,它們都被歸還給了各藩。而這以後的幾年內,日本海軍也並無有什麼實質上的發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