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戰犯”,劃歸“與人民為敵”的那一類,自然不會有什麼正面評價了。閻錫山是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現屬定襄縣)人。坐落在滹沱河邊、文山腳下的閻錫山故居,至今仍是當地規模最大也最顯赫氣派的私宅,成為旅遊景點之後,遊客絡繹不絕。閻錫山故居始建於1913年前後,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先後建成都督府、得一樓、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東花園、西花園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間房屋,總佔地面積萬餘平方米。據說,閻錫11得一樓,據說閻錫山每得一職位,即造一樓 2006年7月21日攝閻錫山故居的水塔 2006年7月21日攝方

被毀壞的雕飾隨處可見 2006年7月21日攝閻錫山故居大門外 2006年7月21日攝山每得一個頭銜,即造一座房子。辛亥革命成功,閻錫山被推舉為山西都督,便將祖傳的二堡馬棚院加以改造擴建成一座精巧的宅院,磚門額上刻“都督府”,作為“府第”。都督府院落共兩進,前後院過道及東廳頂部,都是羅馬教堂式尖頂前臉,四壁雕刻人物、花卉、動物、綬帶、鐘錶等圖案,既有當地傳統風格,又有西洋情調,中西合璧,獨特異常。1934年11月9日,閻錫山在都督府宴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中原大戰,蔣對閻嫌隙加深,耿耿於懷;“九一八”事變後,國難當頭,蔣只能不計前嫌,主動對閻示好,先讓閻錫山當上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又提出親赴閻府拜訪。閻不明蔣的真實用意,百般推脫不成。時閻錫山剛大興土木建成東、西花園,擔心蔣氏夫婦走正門看到,說自己奢靡,改由花牙嘴老路進都督府,並以定襄、五臺一帶地方特色宴席“五盔四盤”招待。閻錫山故居總的建築佈局和風格,還是屬於清末民初的晉北民居,只是在建築細部裝飾更講究些。數以千計的石雕、磚雕和木雕,無論是庭堂上的龍翔鳳舞、祥雲集瑞,還是宅院中的五蝠(福)捧壽、松竹梅蘭,以及民間流傳的富貴連枝、年年有魚、福壽雙全等,雕刻造型優美,工藝精湛,頗具觀賞價值。可惜在“*”時被砸壞,凸出部分大都已破損。1934年12月17日,閻錫山父親閻書堂去世,蔣介石、林森、汪精衛、于右任等致送輓聯,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代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代表蔣介石親赴河邊村致祭,山西省的軍政要員大都參加,殯儀極盡哀榮。閻錫山花3萬銀元在河邊村的侯家莊為父親修建陵園,佔地3畝多,背靠文山,俯瞰滹沱河,四周栽滿蒼松翠柏,由石牌樓、土神碑樓、墓壟、供桌、墓室等五部分組成,聘請省內外的石匠能手用石頭和漢白玉精雕細刻而成,壯觀13閻錫山曾在這裡宴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 2006年7月21日攝閻錫山故居中的都督府,帶有西洋風格 2006年7月21日攝而堅固。在“*”期間,整個陵園被夷為平地。唯一有幸的是閻錫山親撰並用青石板雕刻、鑲嵌在東西花園牆壁上的閻氏家訓,至今儲存完好。閻錫山透過家訓要求族人“以恕道處人”、“以忠道自處”、“以公道處世”,內容包括修身、持家、交友、治學等諸多方面。“*”期間,到處張貼、書寫毛澤東語錄,閻府家訓宣傳“孔孟之方 道”,顯然不合時宜,當地老百姓便在這些石刻的表面塗抹一層泥巴,上面題寫毛澤東語錄,結果誰也不敢亂動了,無意間起到了保護作用。直到1988年閻錫山故居被闢為晉北河邊民俗博物館,才將外層的泥巴清理掉。新中國成立,閻錫山故居曾充作榮軍院,1986年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並以“閻錫山故居”命名對外開放。國共勢不兩立的時候,閻錫山在內地被完全妖魔化,其故居的那些際遇,當在料想之中。刻在牆上的閻氏家訓儲存完整 2006年7月21日攝我問陪同的導遊小姐,當地人怎麼看閻錫山。導遊說,河邊村的老人都說,閻錫山為人可好了,救濟窮人,辦學校免費收學生,也沒見飛揚跋扈、魚肉鄉里。她還告訴我:“有一年接待一個臺灣旅遊團,我們講解時習慣開口閉口‘閻錫山’,結果一位老先生很不高興地打斷我:‘小姑娘,請你稱閻先生 ……’”我又問:“大陸以外的遊客來得多嗎?”“這些年臺灣來的遊客多起來,閻錫山的名字在臺灣廣為人知,也受尊重。香港、澳門、美15國等地也陸續有一些,主要是慕閻錫山名而來的。”導遊說。“閻錫山的後裔來過嗎?”“閻氏家族的後裔、部屬,包括閻錫山的堂弟媳以及堂侄閻志洪、閻志政、閻志恆、閻志威、閻志亮均曾多次回來探訪,受到當地政府的熱情接待;聽說,2001年秋,閻錫山的五子志惠曾由美國回山西秘訪過閻府。”方 一場暴風雨過後的社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