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部分

?”

“光光的。連縣衙的桌凳紙張都被老百姓給搶了……”

縣官是昨天上午跑路的,下午時候整個縣衙就沒人了。但是縣城的老百姓依舊不敢搶劫縣衙,一直到晚上一群蒙面的人帶著車馬將縣庫剩餘的銅錢糧食搬運的時候,被城裡人看到,然後一窩蜂的就把縣衙給搶光了。

張崇北看著大堂,三尺法桌還依舊放在暖閣內木製的高臺上,老百姓估計不敢搶這個,但是桌上放置的文房四寶和令箭筒全沒了,連太師椅也不見了,令箭架和驚堂木也沒有了。連堂下左右排布的水火棍都一根也見不著了。

“縣庫才幾個錢?你帶人去抄灶頭市。我帶人抄那些吃的肥腸滿腦的官吏奸商。”

張崇北看著光光的大堂不以為然的一笑,揮手叫過衛兵來,“你去到街上喊喊,咱們大軍要找人問路。”善良百姓不敢來,那些地痞流氓還不敢來嗎?這可是他們發家的大好機會。當然,每到抄家之前,張崇北會讓地痞流氓大聲的‘宣告’這些大戶士紳商賈的罪狀,如果碰到‘虛造不實’的話了,比如肥羊喊冤,還能拿得出人證物證的,張崇北自然就會從善如流的高抬貴手。但這種人肯定是極少數的。

很多所謂的良善人家,所謂的仁義之家,都是他們自己張嘴說的,所謂的良紳義商,良、義更多地是‘良義’給官府看的,對於百姓可能連小恩小惠都做不周全。

陳鳴對這個時代的良紳義商的看法,歸類為四個字人大代表。不能否認裡頭都是一窩黑的沒一個好人,但你要說裡頭全是好人,就讓人呵呵了。

在復漢軍刀子之下,還有人出來為他們作證,這家人十**就真是好人,那樣兒的良紳義商,張崇北本身也不願禍禍這種人的,他的良心又沒黑透?

復漢軍在湖南的暗營多活躍在洞庭湖沿岸,或是各府的府城,對於湘南地方縣鎮,還沒來得及大舉進入。不然,有暗營帶隊,那真的會‘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就在復漢軍如同流寇一樣在湖南中南部攻城略地,攪得翻天覆地的時候,石鼓書院的忠節祠前,幾個復漢軍官兵正很肅穆的為忠節祠換了一對楹聯:

碧血染黃沙,取義成仁,應垂不朽;

精英輝赫石,貪生怕死,莫到此間。

這不是陳鳴提的,他提不出這樣的對聯來,這是他要復漢軍隊伍裡的人提的。幾天的時間,有二三十幅自認水準不錯的對聯送到陳鳴這裡,他相中了這一副。

這幅對聯出自陳廣乾的手筆。(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五章 軍法連坐!

【感謝書友‘單純愛卻’500幣打賞】

衡陽道臺衙門,陳鳴行轅。

軍前的幾名文員還有軍中的文書,乃至入湘以來,投效軍前的幾個湖南學子,陳鳴把他們都召集起來了。為的就是讓他們根據以下題材寫出一篇‘滿清人心漸喪’,‘最終必將滅亡’為結論的文章來。

“大家都看清楚了。我軍入湖南以來,沿途已破州縣計有四十三座。”這是衡陽接到的最新數字,將來這個數字肯定還會增多。“府城前後六座。岳陽、常德、衡陽、永州、寶慶、郴州。外加衡永郴桂道【駐衡陽】,府道官員七位。”

“這裡面自盡、戰死、不降而死的知縣只有六人,道臺一人,知府一人。”

“其他的,要麼棄城而逃,要麼棄職而逃,乃至不知所蹤者,十餘人也。”這個數字比起復漢軍起兵之初,在豫西南所觸官員來做對比,變化之大,陳鳴覺得可以讓整個中國都驚心。

滿清的規矩,棄城失地者,斬!

復漢軍在起家之初,每破州縣,必戰官衙,皆因為那裡是地方官的最後堡壘。汝州、南陽一二十縣知縣自盡者過半,死在城頭者亦有之。

“本督揮兵鄂北之時,清廷之官佐亦是如此,臨危棄職而逃者屈指可數;投降乞求者,近乎沒有。然而待我大軍破荊州後,這湖北沿江浮現官員棄逃之輩就多了起來。及至今日,湘中清廷官佐效死盡忠之輩只有聊聊也。數十州縣,被俘大小官員二十二人,當場乞降者七人,稍後而降者五人,可見這大勢已變。”

“今日本督召集諸君前來,就是要諸位以此為據寫一篇文章出來。”

“各位回去之後,要多加揣摩,細細付思。如被選中,文章即可傳遍天下,當一舉成名天下知啊。”

為了打擊滿清,陳鳴的做法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從早期的讓暗營往讀書人、士紳家中扔反書,藏匿反書,到後來的孔老夫子p圖,無不是在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