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會知道工程段總指揮心裡的嘀咕的。他現在更感興趣的是兩三年後,這裡的工程建設結束以後,這些百姓中還能有多少願意回到鄉下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土裡刨食?
如果他們不願意,又會怎麼做?
是外出務工嗎?
要真能如此就真可謂是利國利民了。
陳鳴可還記得自己看過的一片關於中原林縣的一篇報告。十萬大軍出太行,十萬大軍富太行。林縣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都沒印象,但是提到那裡的紅旗渠,中國人有幾個不知道的?
林縣人民苦戰10年,在太行山上修築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解決了林縣十年九旱的灌溉和飲水問題。而後改開,在修渠過程中鍛煉出的大批能工巧匠紛紛走出家門,外出從事建築業,初步形成了“十萬大軍出太行”之勢。
打響了林州建築這塊響噹噹的品牌。
說真的,這種敢戰天鬥地的傲骨,陳鳴現在做了皇帝也沒有。紅旗渠的工程太浩大了,雖然他記憶裡說整個修渠過程並沒有用到現代化的工具和設施。但面對林縣這個常年乾旱,全縣七八十萬畝田地,水澆地還不足萬畝的地方,陳鳴的做法就是移民,而不是自己去修那一條人工天河。
所以他現在就對寶雞這些地方很寄以厚望。也許等到命運抉擇的時候,這些在工地上幹慣了,也那慣了工錢的農民,真的就會踏出走出田地的哪一步。
所以對於這裡陳鳴是再重視也不為過。他們可以作為一個種子,可以作為一個領頭羊。
把農民搞得傾家蕩產,以此來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勞動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