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難過。
不僅山裡頭有旗匪,當地的老百姓也一個比一個橫。幾乎家家戶戶都辦下了持槍證,長槍短槍,甚至還有手榴彈。
當地還有一些朝鮮人,讓回朝鮮不回,跑到農戶手下做農奴,死憋著不會去。
你要是帶人去硬拉人,那主家就敢挺著槍跟你對放。
因為東北特殊的環境,當地村落裡要組織民兵,一些邊界的村落甚至還有小炮,這些民兵雖在大方針上要聽鎮子裡和縣裡的指揮,可具體到日常生活中,那就變成村裡的了。
橫的不行。
而當地人的生活,說真的葛二覺得比他老家的小地主過的都滋潤。
那東北的地實在肥的都能流油。雖然一年只能種一季,但是收穫絕對的高。東北的冬天極為寒冷,能夠適應這種嚴酷環境的害蟲很少,夏天的光照又充足,只要肯賣力幹活,絕對少不了一口吃的。
而周遭山林樹林很多,裡頭的野物打著了就是自己的。
雖然這裡的移民一過來就都欠了一屁股在,可頭三年國家也不讓他們交田稅的,收上來的糧食,那都是歸自己的。
葛二所在的那個鎮子,家家戶戶去看,家裡頭都是有成囤的糧食。所以東北這裡的糧價比山西還要便宜個三四成,東北的大米也好吃。特別是葛二去的這兩年,正趕上大批的蒙古馬進入東北來,科爾沁和郭爾羅斯給朝廷打垮了,繳獲的很多的馬,當軍馬是不夠格的,但放到民間也是好畜力。
朝廷又在東北推廣馬耕,加上中小型家庭農場的繼續推廣,鎮子裡的耕地面積,葛二去的那一年裡就擴大了三倍。馬耕比起牛耕和人耕來速度快的太多了。
糧食不值錢了就種大豆。跟軍民公司的收購部、跟農貨公司直接簽訂下合同,東西到收穫的時候人家就派車子來拉。
要是換到大清朝那會兒,葛二鎮子裡的不少人家的收入都能超過一般的地主了。
這裡的老移民雖然欠的債很多還沒有還完,但白麵饅頭是敞開了吃,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肉,家裡頭的糧食還是滿滿的不見少。這日子要是放到十年前,真的是跟神仙生活一樣了。(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五章 溝通南北,橫貫東西
陳漢承天四年臘月,陳鳴的天子車駕出現在了關中大地最西面的鳳翔府的寶雞。
現在的寶雞可還遠遠沒有上輩子的寶雞市的無限風光,這個時候它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縣,而不是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十字樞紐,隴海鐵路、寶成鐵路、寶中鐵路沒有在此交會。可是就算如此,在關中平原上,這個本來挺一般的縣這兩年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因為一連串基礎建設的施工,作為一個焦點,地位就自然而然的升高了。這個地方東連關中,南接漢中,西北與肅的天水和平涼毗鄰。秦嶺南屏,渭水中流,關隴西阻北橫,渭北沃野平原。
位於西安、成都、蘭州的中心位置。
可以說是勾連大西北、西北西南,整個西部開發中繞不過去的一個交通樞紐的存在。
現在第二條鐵道已經鋪設的有段時間了,寶雞站是這其間很重要的一個點。鐵道從這裡北上陽,沿著水進到隴右的張家川,然後再掉頭向南去尋天水。
那從寶雞直接通往天水的渭水狹道一線,工程建設這一塊已組織了多次勘查,最終的結果都是個悲催。地理環境太複雜多變,根本無法長途施工。縱然兩者間經過時光的流朔,百姓們已經早就散佈那段渭水河道的兩旁,也‘走’出了一條溝通天水和寶雞的道路,但這條可以轉運軍糧,通行軍隊的小道,與新時代定義的鐵路卻是完全兩個概念。所以這條線就和漢中到寶雞的定位一樣鐵路不成上道路,保證陸路交通。
所以寶雞這裡不僅關係到這條全國唯二的鐵道,更是關中大地上陸路交通線國道的一個要點。這就已經足夠說明寶雞的重要性了。
陳鳴到此,既是來視察鐵道在關中這一側的工程進展情況,也是來檢視寶雞這一塊的陸路交通。
如果整個關中的線路交通進展順利,再多兩年寶雞這裡就能真正的成為一個陸路要點,不僅鐵道開通,陸路交通線路也會成為不弱於鐵路的一個重要方便。
這裡東連西安,西通隴右天水,南接漢中,北貫銀州。一個交通大十字架都鋪開了,這裡的地位還會不重要嗎?
自承天三年末動工以來。
鐵道工程和國道線路修築,在政府源源不斷的資金、物力、人力的灌入下,多段同時開工的交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