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那麼簡單。在它們背後,涉及了中國古代政治中很多根本性的東西。本書第8章對天庭管理規則與管理謀略進行了集中的探討,它對於我們認識中國古代管理的奧妙之處有很強的啟示意義。對於第二點,我認為《西遊記》的情節不是簡單的雷同。本書為大家推薦的閱讀《西遊記》的一個方法,就是忽略原著中孫悟空與妖魔的戰鬥過程,看一看,剩下來的內容為我們揭示了什麼。這時我們很容易發現,剩下的內容可以構成一條完整的線索。如果這樣去讀《西遊記》,就會發現其情節根本不是雷同的,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的心理和認知在發生著一系列連續的變化,取經的歷程同時也是孫悟空的心路歷程。而且不僅是孫悟空,也包括取經隊伍內部的其他人,特別是唐僧,也在發生著有趣的變化。對於第三點,關於孫悟空的本領差異,本書第7章作出了回答;關於八戒的本領差異,本書在第6章給出瞭解釋。
確實,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西遊記》不過是一本少兒讀物,講的故事也很簡單,似乎沒有深刻的含義。其實事情並非如此。四大名著的每一部,都有很多很微妙的東西,這些東西在讓人們欣賞故事情節之餘,也引人們產生很多思考,《西遊記》也不例外。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浦安迪指出,在16世紀中國戲曲發生了一個明顯的轉折:從主要是供演出而寫作劇本變為劇本刻印出來成為有錢士紳案頭賞玩的讀物。一個重要證明是,這些作品以善本形式問世,常常附有精美的插圖、評論性的序和跋以及詳盡的眉批夾註,其價格也頗為不菲。同一時期文人小說的發展也基本如此。這意味著,在當時,文人小說的讀者圈子實際上非常小。它們只是屬於少數人手中賞玩之物,而絕不是如人們想象的那樣,是以店主和手藝人為廣大讀者的暢銷書。
講述這個事實的目的,不過是要說明,《西遊記》絕不是一本普通暢銷書那麼簡單,它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也正因為如此,出現了對它的很多評點,評註者包括李卓吾(實為葉晝)、汪象旭、張書紳、陳士斌、劉一明、陳敦甫,等等。
關於《西遊記》的主旨,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它在勸學,有人認為它在弘揚佛法,或者在宣傳道家的真諦。也有人認為它“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提出全盤否定《西遊記》,認為它是一部“反動的神魔小說”,孫悟空是農民起義的叛徒。
本書從世俗的眼光出發,把《西遊記》與日常生活中的道理相印證,而不把事情說得很玄虛。在此基礎上,考察取經隊伍人員的心態變化,以及天庭的管理謀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把握的一個總體原則是從大處著眼,注重宏觀結構的合理性。從中讀出思維的一致性、邏輯的一致性,讀出完整的宏大故事來。
相反,如果過於執著於區域性,僅僅闡發區域性的微言大義,便很容易走偏。例如,汪象旭在《西遊證道書》中,對緊接著第四十三回渡過黑水河之後,又在第四十九回渡過通天河這件事解釋說:“外道已除,雙關已過,則吾身真水自可通天”;又如李卓吾對於孫悟空從菩提祖師那裡學藝歸來,斬殺混世魔王評點道:“不滅此魔,終不成道”。這樣的解釋,只能說是區域性可信,放在整個故事中來看,就難以令人信服了。
我從小就很喜歡《西遊記》,把它讀了很多遍。這本書初看起來似乎很淺,但是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它不能夠簡單地用“深奧”或“膚淺”來概括。《西遊記》是一部滑稽有趣的書,但它也是一部相當認真嚴肅的書。而且,小說嚴肅的一面比它通俗的一面更為有趣。它不是那種板著面孔的嚴肅,但確是提出了很多嚴肅的、令人思考的問題,一旦跟隨它進入這些問題,你就會發現《西遊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別開生面的世界。
前言(2)
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即使是對孫悟空的性格,人們也都存在著普遍的誤解。某次,與友人討論孫悟空的性格,我說悟空一開始的性格是“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也就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那人感到很詫異。實際上,這是《西遊記》第一回中孫悟空在菩提祖師面前對自己性格的描述。他那時的性格也確實是如此。就孫悟空的性格而言,在整個《西遊記》中,經歷了很大的變遷,這對於理解整部《西遊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應該重點加以注意的方面。
我曾經學過一點經濟學的皮毛,後來轉向研究國際關係,寫這本書實屬偶然。形成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和動力,當然是對《西遊記》這本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