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8部分

如果幹活的報酬是貨幣,而世上又生產出了足夠的物質誘惑,就會提高勞動積極性,為了獲取貨幣而為了能輕易交換到貨幣,人們也會去生產和獲取世人需要的東西……比如饑荒時的糧食。

而中國古代長期處於通貨緊縮狀態,每朝都缺貨幣。一則因為重金屬稀缺,二則鑄銅錢是賠本買賣,完全是朝廷為了治天下的一種善政,和興修水利一樣的活。

郭紹當即表態,說道:“朕準李相公所奏,戶部可議定鑄錢之事。”

就在這時,李處耘沉吟道:“陛下若能獲得銀山,開礦取銀鑄銀錢,方是一本萬利之途也。”

眾人沉默下來,大夥兒忽然發現李處耘此前的“饑荒論”主張,現在又接上了。他當時似乎並非張口胡說,這下子為了銀山,又扯到開疆闢土的話題上……果然但凡是大員,說話都不說亂說的,並非乍聽時那麼荒誕。

郭紹不置可否,因為這事兒牽扯更廣。他也不去評論文官和武將究竟誰更窮,這事兒根本沒有真理,各家為了各家的利益罷了。

郭紹沉吟片刻,說道:“兩位皇子和公主到了蒙學年紀,朕想為他們挑個老師。”

這個話題再次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兩個皇子中,有一個應該是皇儲,做皇儲的老師,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郭紹看向左攸道:“左侍郎便教朕的三個兒女讀書識字。”

左攸忙道:“陛下重託,臣願鞠躬盡瘁也。”

殿上有些冷場,因為左攸不是什麼大儒,若不論官職,在士林是一點地位都沒有的人……野路子出身,什麼功名都沒有,先是做不入流的小官,然後幹幕僚。這等人有啥學問來教皇子?

不過左攸是郭紹心腹謀臣,大夥兒估摸著猜測這只是給左攸的一個恩典而已。

郭紹又道:“董遵誨,你教兩個皇子弓馬騎射,讓周通輔之。”

董遵誨起身拜道:“臣遵旨。”

這董遵誨是正兒八經的武將世家出身,各種武藝軍禮是規規矩矩,非常端正,郭紹很信他;周通也是很有意思的武夫,當年郭紹射箭就是他教的。

至於左攸,郭紹覺得他教蒙學完全夠了,文章反正比郭紹強。而且郭紹覺得學太深的聖賢思想,當成信仰的話,對做皇帝這份工作有害無益;左攸這個半吊子正好,重要的是左攸的主張並不迂腐。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

金祥殿議政,京娘也在。散了以後,便有宦官來見京娘,說皇后傳旨召見。京娘被帶到滋德殿,見是符金盞坐在那裡。

符金盞端坐在上位,面帶微笑看著京娘。周圍只有幾個侍從,並無其他嬪妃。

金盞的姿態端莊而從容,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京娘便依規矩先作萬福行禮。

金盞開口道:“聽說今天官家帶著兩位皇子去金祥殿了,所為何事?”

京娘聽罷有點犯嘀咕,那宦官曹泰今日也在議政殿瞧著,京娘知道曹泰是金盞的人,問他豈不方便,非要把自己叫進來?

……金盞的目光留在京孃的臉上,把京娘每一處細微的神態都瞧在眼裡。

她一回宮,把她離宮後的日子裡發生的事都過問了一遍,其中一件便是京娘與李月姬爭吵的事,當時符二妹不能平息,最後是皇帝拿的主意。

金盞便是要試探一下,京娘在自己面前的姿態。

其實後宮裡,最讓她頭疼的人就是京娘!從上次的事來看,此人似乎有些驕縱不遜。若是將來京娘當眾忤逆自己,便是她有錯,金盞是懲罰還是懲罰?

京孃的底細,金盞是摸得一清二楚。金盞現在貴為皇后,要對付京娘很容易,但以郭紹記恩的性子,肯定不願意看到京娘被算計對付。

所以符金盞特意關注此人,看情況有兩種比較好的辦法,一種是拉攏和睦共處,一種便是打發到與金盞不容易發生衝突的地方,井水不犯河水。

今日召她見面,金盞身邊沒有嬪妃,便是在摸不準京娘之前,省得當眾尷尬。以便進退有餘。

金盞的目光從京娘那高高飽滿的胸脯上掃過,想到她不論公私場合,近身在郭紹身邊,被倚為心腹,金盞心裡著實不痛快。但是她不是一個不懂得退讓的人。

就在這時,京娘開口道:“回皇后的話,官家為兩位皇子找了老師。”

金盞聽到這個口氣,暗自放鬆了稍許,又繼續緩緩問道:“都是誰?”

京娘道:“戶部侍郎左攸教蒙學,武將董遵誨、周通教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