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徐愛不服,與陽明理論。

陽明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番耐心解釋,徐愛信了。

徐同學頓感五雷轟頂,只覺純良的內心被萬惡的教育體制深深地欺騙了。想想也是,作為一名三好學生,一直對朱子之言深信不疑,老師此番的一通解釋徹底顛覆了他以往的價值觀,這太可怕了。

兩種解釋,一字之差,謬以千里,究竟誰對?

其實,曾參兩千年前到底說的什麼誰也不知道,搞不好人說這話的時候湊巧打了個嗝,“新”字就被做筆記的弟子記成了“親”。

問題的關鍵是,王陽明為什麼要翻案?還拿四書之首《大學》來開刀?

對比一下兩種翻譯。

朱熹版:《大學》的宗旨在於領悟正大光明的德性,方法是棄舊圖新。

陽明版:《大學》的宗旨在於領悟正大光明的德性,在於親近造福百姓。

仔細品品不難發現,按照朱熹的解釋,明德是本,新民是末,前者是目的,後者是達成目的的方法,與他那套格物致知的理論一脈相承。

而按照王陽明的解釋,明德就是親民,親民就是明德,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萬物一體。

於是有人要抗議了:難道王陽明就不是借《大學》之酒杯,澆自己家的花園?

第一:我說過,曾參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第二:看效果。

朱熹版《大學》歸納為一句話就是:修己而後安百姓。

王陽明版《大學》則是:修己和安民並行不悖。

朱版是生硬的反腐材料,王版是生動的生活態度。

朱熹給成聖設了很高的門檻,然後忽悠大家去格物,這是從長遠處為國家社稷計,卻忽略了一個大寫的“人”字,最終只能走向腐朽沒落。

而王陽明認為,執政者不用唱高調,只要踏踏實實,使眼前的人群民眾得到實在的利益,手中的政權難道還怕沒有人擁戴嗎?孔子孟子當不了穀子,好話說上一千種,也頂不上四個字——知行合一。

因此,王子曰:人人皆可成聖,沒有不能成只有不想成。聖不是聖鬥士的聖,而是一種充滿志趣,通權達變,揮灑自如,化己度人的生活態度。

王陽明和徐愛樂此不疲地進行著這水上的討論。一天傍晚,陽明立在船頭,看著暮色漸漸升起,耳邊則是徐愛手舞足蹈的聲音:要是這條船永遠開不到盡頭該多好啊!

後來,徐愛將這一路所得忠實地記錄下來,成了《傳習錄》的序言。

王陽明失去徐愛之所以那麼痛苦,像孔子痛失顏回一般,正是因為徐愛天資聰穎又能忠實記錄、闡釋自己的學說,從這一點上講,王門弟子,無出其右。

正德八年的二月,正是江南鶯飛草長,桃花盛開之際,陽明和徐愛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餘姚。

姚江之水仍是清澈見底,屋後翠竹依然鬱鬱蔥蔥。

王華卻已年近70。

王狀元對兒子在京城的所作所為很是不爽,他清楚自己這個兒子出類拔萃聰明過人,卻總擔心他會因此鬧騰些事兒出來。本以為龍場幾年能讓他轉轉性兒,如今可好,聚眾講學,批評朱子。朱子是好隨便批評的嗎,這不,本來在北京吏部好好的,現在卻外放到南京。

王陽明也不跟父親爭執,見老人家榮光滿面,身體瓷實,便放心了。

陽明在家待了數月,又收了幾個弟子,帶著他們在餘姚一帶遊山玩水,過後才往滁州赴任。

37 徐愛和黃綰

滁州距南京一百多里,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因此被明政府闢為養馬場。

此地生態環境極好,幾百年前歐陽修用《醉翁亭記》把自然景觀變成了人文景觀,而此刻,王陽明要將人文景觀變成講學聖地。

一堆王門子弟跟著陽明在琅琊釀泉之間暢遊,在精神花園之中漫步。夜間,則環坐龍潭,飲酒賦詩,振衣起舞,放歌山谷,好不快哉!

這晚,眾人均已入睡,徐愛敲開了陽明的房門。

徐愛開門見山:弟子輾轉反側,不能入睡,前來討教。先生講只求之於本心便可以達到至善境界,恐怕不能窮盡天下之理。

王陽明:早知你舊說纏繞,必會反覆。心即理也,天下哪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

徐愛:還是有許多理的,比如說對長輩的孝順,對朋友的信義,對百姓的仁慈,等等,這一切您怎麼可以假裝看不到呢?

王陽明:這種錯誤說法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