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農民內心的真正願望,李雲河的判斷與毛澤東相去更遠。毛認為“合作化的高潮”已經到來,李雲河則說,個體農民勞動的“主動性”和“細緻性”乃是傳統農業中的精華所在,而這種情形全靠其本身的利益來支撐。“天天集體,事事集體,把整個時間和整個精力經常‘集體’在一個地方,群眾不贊成”。所以,動搖農民個體利益的集體勞動,必會導致農民的缺乏主動精神和粗耕濫作。李、戴二人是期望著用“包產到戶”來醫治合作化運動的先天不足。
這是中國農村首次採取“包產到戶”的行動。時為1956年4月。李雲河說服了他的上級允許他們實驗。接著就在一個包括一千八百零一戶人家和四千六百七十三畝土地的合作社裡推行他的設計。當然他們也老實承認這並不是他們自己憑空的創造。在縣委會議上反覆陳述這個主張的時候,他們不斷地揚著手裡的一張報紙,那是1956年4月29日的《人民日報》。上載一文,叫作《生產組和社員都應該“包工包產”》,李雲河的突發奇想正是緣於此文。當然這是黨的報紙上第一次刊登主張“包產到戶”的文章。整整三十年後,也即1986年夏季的一天,李雲河終於在電話中找到了文章作者何燕凌。李用顫抖的聲音向作者談起這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