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不得。找不到突厥主力決戰,早讓這幫武將憋了一肚子火了。
“徐帥,突厥主將萊裡克爾定是因焉耆王不戰而降獻了焉耆城才收兵退往田城,於某認為他必再次退往高昌,甚至會直接退守浮屠城。我軍要麼立刻追擊,攻打田城、高昌;要麼先配合潞州軍李景將軍吃下巴什坤山上的突厥右賢王部,在領得勝之兵向北攻擊,直取田城高昌。”於仲文提議道。
“嗯!于帥所言極是。那巴什坤山突厥右賢王部自有李密前往勸降,若是不成還有李景將軍對其攻擊,不用我等去幫。本帥所慮的是是否當與陛下和宇文成都大軍一同進兵,這樣也可左右呼應,不至被突厥萊裡克爾用詭計對付我一路。畢竟萊裡克爾手上還有近40萬大軍,實力不容小覷,我等當謹慎進兵為宜。”
“徐帥思慮周全,突厥退兵非是戰敗,且退兵頗有章法,不慌不忙的。我軍還是小心為上,新將軍還是稍安勿躁的好。”殷嶽說道。
“中軍尉~”徐茂公對門口中軍校尉叫道。
“大帥。”
“速遣斥候前往田城方向打探訊息。”
“是,大帥。”
“諸位將軍,本帥以為田城城小,容不下他四十萬人馬。且萊裡克爾必然已知焉耆城陷落訊息,他定會速返浮屠城。想那浮屠城中不僅有他軍中糧食,還有軍中將士家眷,他豈能不顧後路?我等在此靜候其退兵訊息再進兵收取田城不遲。穩紮穩打,他萊裡克爾便奈我何?”
“是,大帥。”眾將齊聲應道。
焉耆城。
楊二正襟危坐在焉耆王宮的王座上,階下右手邊站立著自己手下諸將,左手邊則全是低頭不語惶惶不安的焉耆王族大臣們。
“呵呵!焉耆王不必驚慌,朕非是好殺之君,今日你等既已經歸降我大隋,便是朕的臣子,朕已赦免你等所犯之罪。但自即日起焉耆國便是我大隋西域一郡而非一國,焉耆王去王位改作焉耆公,質子於京。焉耆郡守一職暫時空置,待朕滅了西突厥之後再行封任。”
“多謝陛下!只是吾子尚幼,怎出得遠門,離得父母?還請陛下~”
“不必復言!若是擔心幼子生計,焉耆公可同往京城居住,朕自會為你全家安排妥當的。”
“這~就依陛下之意,我全族同歸京城便是了。”焉耆公不敢多言,只得答應下來。
“房玄齡~”
“微臣在。”
“即日起由你暫代焉耆郡守一職,朕撥給你5千將士,駐守此城。”
“微臣遵旨。”房玄齡沒想到自己從一個科舉出身的小吏直接升任了一個大郡的郡守,不禁心中激動不已。
“宇文將軍~”
“末將在。”
“從汝近衛軍中撥出2百精銳充作房郡守親兵,護衛其周全;再派1百人3日後護送焉耆公一家前往京城。”
“末將遵命。”
“童環將軍~”
“末將在。”
“汝與史大奈、王天龍二將領2萬騎兵,多打旌旗,伴作我軍主力直插浮屠城方向。記住,你這一路為疑兵,作出佯攻浮屠城之勢,為的是打亂突厥中路萊裡克爾部正面部署,吸引其退兵浮屠城,以便為徐茂公大軍創造殲敵良機。不可冒進,以免被突厥騎兵截殺。”
“末將遵命。”童環和史大奈、王天龍三將拱手應道。
“尉遲恭~”
“陛下,末將在此。”尉遲恭見叫道自己名字,不禁心中一喜,忙出班應道。
“尉遲將軍,朕給你三天時間把這焉耆城中不滿我天朝者捉拿下獄,配合房郡守儘快安撫焉耆民心。”
“陛下啊!將有反心者下獄不難,但這些人始終是不滿我天朝的,要關到何時啊?不如全部殺了圖個心靜。”
“為首者可殺,從者免死。嗯~關押不是辦法,人少還好說,若是人多了~”楊二有些犯難了,殺肯定是不能殺的,但關起來浪費糧食也不好。
“陛下,不如將這些人全都發配至就近的于闐特區全部充作勞工,于闐正缺勞力屯田。”長孫無忌出班諫言道。
“呵呵!好!好個長孫無忌,說的好!王天虎將軍~”
“末將在。”
“朕就令你專門押送犯人前往于闐。”
“末將遵命。”
“好了!全軍休整3日,3日後兵發龜茲。”
大隋和吐蕃交界處的多彌地區。
親率吐蕃大軍15萬在此鎮守的囊日倫贊普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