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深的情結中感受快樂;在痛苦中感受快樂(痛苦的背後肯定有自己的缺點、弱點、過錯甚至罪惡,意識到痛苦就是在提醒、警示自己注意克服自己的毛病,也就在消除痛苦之源);在不斷的動腦筋中感受快樂;在堅守和超越中感受快樂。

薛仁聽了吳為的敘述不由得“啊”了一聲,然後道,聽了你這樣一席話,我也是大受啟發,感覺樂業真是一門大學問,而且你能善於吸收先進的科學研究成果,進行一種高度的整合,很了不起。學術界的人,是不是都象你這樣想這樣做,就很難說了。你對你自己所從事的都沒有樂趣,你就不可能提出樂業那樣的成果。社會分工要求有一部分人去做有關思想上的事情,能不能做好,不僅是個人興趣、樂趣的問題,還有一個責任問題。

進入21世紀的當代中國,每個人都需要重新面對生存問題,思考生存價值,選擇生存方式。如何使人生存下去,如何使人更好地生活、提升生活質量,已經成為人們非常現實的話題。面對普遍的生存壓力,如何實現國民思想和心理的順利調整和儘快走向成熟,向學術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學人應以理性自覺的態度,身臨其境地感受現實、瞭解現實、理解現實、尊重現實、影響現實,積極投身於改造現實的社會實踐之中,自覺地承擔社會調整與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思想重壓,思索人生價值、分擔人生壓力、化解人生痛苦、提升人生價值。

學術界的努力,應集古人心性改造之說的優秀精華和近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探索與社會改造的成就之大成,結合現實人生問題,在實現精神超越與有效解決現實問題的結合路向上,進行新的綜合,實現內向的心性調適與外向的有效提高生活質量相統一。學術界所倡導的當代生活理念,建造的話語結構,應既不同於舊時宗教所提倡的封閉、內向、保守的苦行主義、苦修方式,也不同於大而化之的空洞說教,更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支離破碎式的行為勸戒和指南,而是把生存行為作為一個既具有精神超越性、又回返於現實心性再構造並提供社會生存技術的客觀過程加以考察,透過這種考察,解決既要在精神上超越現實、又要在實踐中有效地改造現實的矛盾,為深入揭示人類心靈中的秘密進行有益的富有啟發性的探索。

薛仁聽了不由得叫好道,你這段話說的很好,簡直就象一篇學界宣言。

吳為嘆道,可惜。學界竟然也出現了**,真是有辱學界的使命。

近些年來,反**已經由反政治**、經濟**到反學術**。學術界是為反**提供思想、智慧、方法的領域,承擔著淨化人們思想、提升人們思想品位的使命,但由於**也成了需要淨化拯救的物件。

固然,勞動力都商品化了,任何勞動產品的商品化本來無可厚非,出現不顧學術價值的粗製濫造傾向,也可以理解,市場會逐漸過濾和淨化。但是。剽竊。並且剽竊得堂而惶之。就實在值得注意,值得警惕。因為假冒偽劣粗製濫造,對文化精品的低估壓價也未嘗不可,因為難以抵擋市場交易的強大滲透功能。剽竊。卻可笑到整篇文章可以從網上覆制下來,連網上為了防止剽竊難以刪除的一條橫槓,也原樣印刷到列印文字上去了。

我真痛恨這樣的**,也為這樣的**感到悲哀,究竟悲在何處?悲在它的自我封閉、悲在它的遠離百姓、悲在它的**引不起百姓的痛恨。其他領域的**,只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惟獨學界**,可以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也就可以堂而惶之了。

正因為我痛恨學界**。所以我追求哪怕是說上三言五語、寫出三行五行,也要求原創原裝原汁原味,怕汙染了人家的心境,怕玷汙了學界的聖潔殿堂,好讓大家放心去品嚐。

官場**、商界**。都會引起百姓的痛恨,因為它的存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學界的**則不為百姓所感知。甚至百姓還視為神聖敬畏之地,苦心積慮地把子女送入學界去教育、教化,期待成材。如果百姓有知,豈不成了花錢送子女去受**的教育?!那就是百姓的可悲。

如何防止學界**,不負百姓們的信任和期待?那就是讓學術讓科學走向百姓、走進百姓生活,從中汲取反**的動力和營養。長期以來,學術界滿足於孤芳自賞,自我封閉,從來沒有意識到、提出過面向百姓、服務百姓的問題,好象學術註定與百姓無關,百姓沒資格談論學術問題。根治學界**,提供了學界認真思考自己方向的時機,否則,如何去激發自己的原創熱情、到哪裡去激發自己的原創動力、如何獲得自己的原創生命力?

薛仁也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