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還答應去金家西府聽堂會,一會兒就讓人去回了。”
李大太太的這番話,沒過多久便經建安伯夫人之口傳到應氏耳中,剛巧常家來人,問起請常老夫人提親之事,應氏便道:“前幾日請了欽天監,說是八字不合,這門親事怕是還有些周折,暫時先不勞老夫人出馬了。”又讓人包了幾匹杭州剛到的妝花尺頭給常老夫人送過去。
許家的這些事,玲瓏並不知道,此時,她正坐在漱芳齋,幫著聶氏和陳氏清點琳琅的嫁妝。
琳琅明年才及笄,李家之所以急著辦喜事,是因為琳琅未來的家翁,李侍郎的長子李桐年病入膏荒。
李桐年已病了幾年,太醫也說怕是撐不過明年了,李桐年心裡有數,長子早已娶妻生子,但次子李越的婚事便是訂在明年金家姑娘及笄之後,可若是自己死了,李越便要守三年重孝。
這是為父的不想耽擱兒子親事,但說起來卻像是要讓金家女兒來沖喜,對女方十分不尊重,好在聶氏為人通透,二話沒說,就將婚期提前。她是聰明人,懂得審時度事,如果明年李桐年去世,李越和琳琅的親事就要再等三年,三年之後琳琅已經十八歲,若是和李家的親事出了差錯,再難找到適齡之人,還不如提前嫁到李家,還落個在家翁面前侍疾的賢良名聲。
玲瓏正在幫忙,就見玉竹跑進來:“五小姐,林嫂子來了,就在外面呢。”
玉竹口中的林嫂子就是聶林氏,玲瓏和聶氏說了一聲,便跟著玉竹走了出去。
聶林氏正和浣翠說話,見到玲瓏曲膝行禮,玲瓏問道:“可是冒家有訊息了?”
聶林氏道:“回五小姐的話,不是冒家的訊息,媳婦託的人,找到芬娘了。”
玲瓏先是吃驚,繼而大喜,忙問:“芬娘是在山東的莊子裡嗎?她過得好嗎?她知道是我找她嗎?”
聶林氏笑道:“媳婦只是託人打聽,得知那邊的一處莊子確實是三太太的嫁妝,那莊子的管事太太,也確實就是五小姐要找的人,只是媳婦託的人並不知道箇中情由,媳婦也沒有讓他多問,如果五小姐身邊有可靠的人,最好專程去一趟山東。媳婦這裡有具體的地址。”
玲瓏點點頭,聶林氏走後,她對杏雨道:“回去後你拿上五十兩銀子,讓你哥去一趟山東。”
杏雨又問:“可是芬娘怎會相信我哥呢?”
玲瓏笑道:“她若真是我娘留下的一招暗棋,你哥無需證明,她也會自己試探出來;如果不是,她信不信都沒有用。”
一一一一
ps:這一章好像有點兒囉嗦,但很多事必須要交待清楚,姐妹們接著看下去吧。
今天到了下午就好多了,胳膊沒有那麼疼了,看來拔火罐還是管用的。謝謝大家的關心,我這應是職業病,再加上河北霧霾天氣陰陰涼涼,才會這樣,不過據說很難去病根。
第一二七章 顧笑容
十七年前,太子病故,年僅十五歲。皇后痛不欲生,隆德皇帝至今再未冊封太子。
膝下的幾位皇子,至今均未封藩,除了年幼的兩位皇子,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大婚後便在京城開府,僅開府卻未封王,更未封藩。
大武歷來除太子外,皇子均要出京就藩,而當今聖上卻反其道而行,在太子病故後,不但未立東宮,皇子亦全部留在京城。
今年,尚未大婚的九皇子和十二皇子也相繼賜府,只有年幼的十三皇子和十五皇子留在宮中。
此時此刻,顧錦之就坐在二皇子府的花廳內,看著丫鬟們搬著花盆出出進進。
過幾日二皇子妃顧笑容要舉辦菊宴,這些花便是為菊宴準備的。每年的九月,二皇子府都有菊宴,邀請的是京中的皇親和勳貴命婦。
今日一早,顧錦之正要出門,便被二皇子府的人請來了,說是皇子妃讓他過府幫忙。
二皇子府的菊宴年年都辦,大姐顧笑容早已駕輕就熟,有何要讓他來幫忙的,鎮國公原配李夫人病故時,顧錦之只有兩歲,幾個姐姐身兼母職,對他疼愛有加。今日他有心不來,但想了想,還是過來了。
顧笑容卻沒理他,只讓小丫鬟給他奉了茶,她卻親自指揮丫鬟婆子搬這弄那,擺放花盆,全當他這個弟弟是透明的。
顧錦之枯坐了好一會兒,起身便向花廳外面走去,剛走幾步,就聽到背後傳來長姐的聲音:“你去哪兒,回來!”
顧錦之這才懶洋洋轉過身來。衝著顧笑容道:“您有話就說,不用先晾著我。把我晾乾了,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