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官家,此乃匹薩餅,出自極西外海匹薩城,乃以麵餅烤制,上鋪乳酪肉菜之屬而成。”說罷,正要切一塊給趙佶品嚐,哪知這皇帝哂然道:“極西之民,果然不知我天朝神妙,這餅顯是學我國之餡餅,卻只得一點皮毛,將餡料都鋪在面上,如此鄙陋,實屬可笑!”

“鄙陋鄙陋,可笑可笑!”高強口風轉的快,趕緊跟著鄙視老外,心中大罵不已:狗屁匹薩餅,為見現代那許多人追捧,本衙內特地整出來顯擺一下,哪知道被咱們的老祖宗狠狠地鄙視了,今次撲街了呀!

第十一卷 招安 第一八章 東坡

整個博覽會的一樓面積廣大,絲毫不亞於高強那座大宋第一青樓。而這一樓的一半面積劃出來作為小吃城,其規模可想而知,高強的應奉局雖然實力雄厚,菜式新穎,卻也只佔了十來家鋪面,餘外大多都是他派遣手下從全國各處請來的名廚特色菜點,什麼涮羊肉火鍋,金華火腿,蔥油餅,羊肉泡饃,油炸臭豆腐,蝦爆鱔面,炭烤羊肉串,蟹黃包子等等,一個個攤點一字排開,放眼望去熱氣蒸騰,各種香味混在一處,令人未嘗其味,先見其色,聞其香,不禁胃口大開。

汴梁城雖然是萬方都會,市民生活豐富,但像這樣匯聚八方美食的盛況卻還沒有過,唯一能相比擬的也就是大相國寺每月兩次的萬民集市,但那集市卻哪裡能吃到這許多新鮮美食?更不用說有許多都是高強授意應奉局造作的後代名點了。

趙佶是每攤必過,每菜必嘗,還沒走過十來個攤點,早已吃的肚子滾圓,連走路都有些費勁了,放眼望去,這片美食城起碼有二百家攤點,中間的一片空場上足足有上千個座位,想見那博覽會召開之日,汴梁城的大小官員宗室百姓紛紛湧入其中,人潮湧湧,爭相品嚐各地美食,盛況可期。

原本對於博覽會剋扣了本該發放給宗室和官員的賞賜,趙佶還頗有些擔心,不過單看這美食城的架勢,就足以讓絕大多數人忘記抱怨了,而要想把這許多美食都嘗一個遍,按照高強的計算,儘管大多都只是少則十幾文,多則幾貫文的花費,但這許多家累積起來,少說也有二三百貫扔下去。

“官家明鑑,這百姓官吏前來享用美食,鑑賞珍寶。多半都得呼朋引類,攜家帶口,那時一人之費須供數人,其費數倍矣。只這美食城一項,臣下預計足可消費貨鈔百萬貫之多。”

趙佶連連點頭,他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儘管吃不下了,卻耐不住好奇心。所有未見過的攤點都要一一逛個遍。皇帝是滿腹詩書的,吃也要吃出風雅來,高強早有準備,對於一些名點小吃,每一樣都附帶介紹民間傳說若干,聽的趙佶津津有味,對於宋嫂魚羹中的宋嫂,過橋米線中那位賢惠的妻子,更是大感興趣,一時間詩興大發。口占數絕。至於為各種美食題名賜字。更是不在話下,例如火鍋涮羊肉,趙佶取其從滾燙白水中撈出雪白羊肉之意。賜名為“撥霞供”;金華火腿以其色澤鮮紅,故賜名“雲霞蒸”等等。

一路吃,一路玩,忽然走到一家鋪子,門臉乃是一個書齋模樣,看上去甚是新奇,趙佶抬頭看時,不由大奇,只見一個匾額,上提著三個大字“東坡居”。

“奇哉。此地盡是美食,怎有東坡居士的書齋在此?”

高強見問,趕緊上前稟道:“官家有所不知,臣下奉旨招引各地美食名廚,其中以東坡居士命名者不下十餘種,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羹,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肘子東坡豆腐腦,是凡可烹之菜,全有東坡之名。臣下一一訪查,有些是東坡居士手製的,有些則是地方名菜名點,一經東坡居士品題之後,立時身價百倍。既是如此,臣下索性將這些以東坡居士為名的菜式統統聚集一處,建此東坡居以納之,也是一樁美事。”

趙佶聞聽不由神往,當時蘇軾逝去已近十年,但其名聲反而越來越大,朝野民間仰慕者甚重,文學和人格的魅力可見一斑。蘇軾與歐陽修、司馬光等名臣名士相比另有一樁不俗之處,就是詼諧成性,當時人謂東坡滑稽,對於老百姓來說倍感親切,因此人多以與之攀上關係為榮。

高強建這東坡居時,原本頗有些擔心,只因蘇軾乃是元佑黨籍中的重點人物,其姓名是由趙佶親筆題寫在黨人碑上的,生平著作更經聖旨宣諭各地不得刊行,雖然後來得以赦免,但其人在從海南返回的途中就病逝,下場甚是淒涼。有這樣的因果在裡面,他在博覽會這樣的盛大活動中大肆紀念蘇軾,不曉得皇帝會作什麼反應,如今見趙佶神色如常,更頗感興趣,這才放了些心。

一行進了東坡居,因為趙佶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