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當時非常聞名的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
上海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處在中國的南北之中、江海之匯,南北之中就是在中國的海岸線,上海就在中間,到南北都能呼應。對外的話它的jiao通也是最方便的。還有江海之匯,就是長江,是國內最長的江而且是流域最達的一個地區,這條江跟海相會就是在上海吳泓口,所以上海處於這麼有利的位置。
改革開放之後,因為黃浦江帶來的機遇更是使上海的展令人目不暇接,經過幾十年的展,上海港成為國內最大的港口,世界著名的大港之一。
然而,河口裡面好做文章,限制也在河口裡面,黃浦江七米左右的水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
黃浦江的水深總是有限的,所以在船少的時候,船的噸位比較小的時候,黃浦江的岸線是沒有問題的,等到船的噸位大了以後就出現問題,它在低chao位的時候進不了黃浦江,水深不夠。
從九十年代開始,集裝箱運輸已經成為國際海運業展的主流,遠洋運輸船舶越來越大型化,主流型號都已經是吃水在十三米到十五米的大型集裝箱船。
為了適應這一變化,上海港也加快了集裝箱專用碼頭建設,但是新建的外高橋碼頭,仍然由於長江航道水深的限制,制約了港口的展。因為它只有十米深的吃水量,但是最大的船最少需要十三到十四米的水深,所以必須要等待chao汐的時候進入,而chao汐每八個小時來一次,等chao水漲高的時候所有的船隻都擠著進來,他們都在這兒等著裝卸然後再出去。
與此同時,東北亞地區的一些大港口紛紛斥巨資興建集裝箱港深水泊位,韓國釜山提出建設二十一世紀環太平洋中心港,日本神戶提出建設亞洲母港,雖然提法上各有不同,但焦點都是要競爭東北亞地區惟一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這給上海港形成了巨大壓力。
無論是韓國人還是日本人,他們都希望上海港成為他們的支線,韓國人更把釜山和光洋港作為世界航運的中心,將中國的上海港、青島港都作為他們的餵給港或者支線港。
大的一些航運公司,主要是停靠樞紐港,誰有樞紐港的地位,誰就是佔領了航運中心的制高點。國際貿易中間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重量的貨物是透過海運,所以像以海運為主的航運中心,如果不能成為樞紐港,就意味著在國際競爭中能不能取得主動。
雖然說上海港的吞吐量即將成為世界第一,但是由於碼頭泊位數量和水深等硬體條件的限制,上海港離香港和新加坡兩大港口的差距並沒有明顯的縮小。上海所有的碼頭都是負荷運轉,增量一點都沒有了,能力也沒有了,所以再增長就不可能,這對整個長三角和國家的整個經濟展,以及國際競爭能力,影響都是很大的。如果在競爭過程中間失去了市場,再要把市場份額奪回來,那個困難是很大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過這樣的記憶的曾凌風,哪能再犯下那樣的錯誤?
而且,要使得這兩地具有持久的競爭力,最終走上這樣的道路都是必然的,那何不一步到位?
既然老闆都這樣捨得,不計成本的也要按照最好的標準來建設,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會和他擰著幹,曾凌風的意見最終被透過。
而也正是因為曾凌風的堅持,庫塔港和納土納港都按照三十萬噸巨港的規劃來建設,這才使得這兩地在這後面的時間裡,漸漸成為了航路上的中心,從西面的西亞、非洲乃至歐美以及南面來的各類輪船,都是先透過庫塔港,然後北上納土納港,抵達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等地。
此時,曾凌風乘坐著直升機,飛行在庫塔港的上空。他從直升機舷窗往下看了看,庫塔港一片的繁忙景象,而在遠處,一艘艘輪船正向著港口方向匯聚而來。
如此盛況,曾凌風看在眼裡,很是有一些成就感。
第144章旅途終結
第144章旅途終結
巴厘島人多信奉阿加瑪印度教,它是十一世紀時由蘇mén達臘與爪哇兩島上的印度教徒傳入的,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溼奴和溼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
在這裡,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群有神廟,村有村廟,據說整個巴厘島就有廟宇125ooo多座,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巴杜烏倫達努廟、海神廟、烏魯瓦圖廟。
在這所有的神廟之中,最有名的,自然是那鼎鼎大名的Tanah Lot海神廟了。曾凌風他們來了巴厘島,而且還是適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