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2部分

出決斷,工農革命軍還是非常讚賞的。五月出兵還是有些令人遺憾,如果北洋能夠再晚些動兵的話,工農革命軍就可以幫助老百姓收完莊稼。這種工作一來可以聯絡軍民感情,二來也能更加具體的得到主要產糧區的收成情況,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但是既然北洋利用了他們最後的戰略主動權決定戰爭,工農革命軍命令河南軍區進入戰爭狀態。

河南軍區面對的敵人是駐紮在邯鄲的北洋地八軍。軍長是張紹增。

張紹增是直隸大城(現河北省大城縣)人,家居天津市。天津武備學堂學生,受清廷選派,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炮科,畢業後名列第一,與當時的同學吳祿貞、藍天蔚“深相結納”,被稱為“士官三傑”。後任北洋第三鎮炮兵標統。

歷史上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張紹增入直隸督練公所教練處任總監督。清宣統二年(1910年)張紹增隨貝勒載濤出洋考察歐美陸軍,嗣後任陸軍貴胄學堂監督。少年權貴載濤、載洵都是他的學生。清宣統三年(1911年)調任第二十鎮師統制,駐瀋陽、新民一線。武昌革命軍興起,奉命入關,師次灤州,張向清廷上書12條,主張立憲,還政於民。是年9月,清廷賞予侍郎銜,免去統制職,任命為宣撫大臣。張奏請開去差缺,回津就醫,迅即準其所請。

1912年袁世凱任命張紹曾為長江宣撫大臣,為南北議和而奔走。是年任直隸進步黨正部長。1913年調任綏遠將軍兼墾務督辦。時值外蒙古叛亂內犯,張紹曾指揮三路軍隊迎敵,打退了叛亂蒙軍,為保衛祖國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立了大功。大總統袁世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