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不久,鄰房有了動靜,門外的腳步聲倏止,叩門聲入耳。

他的目光從小孔中透入,全神留意房內的變化。

四伯迎入一個村夫打扮的中年人,兩人客氣一番,中年人開門見山地說:“老伯父交代的事,小可已經打聽清楚了。”

“怎麼樣?有希望麼?”四伯滿懷希冀地問。

“有人答應任嚮導,路線是繞道景寧,只是山徑不好走,而且相當危險,需時十天以上方可到達龍泉。老伯,尊小姐絕對吃不了這種苦。同時,不瞞你說,荒山古林苗蠻出設的地方,所有到達的人皆難保自己能否平安生還,因此情緒上很難控制。兩名轎伕,一名挑夫,一個嚮導,四個壯年人與一位姑娘同行,誰也不知將會發生什麼事故。因此,聽小可相勸,還是走大路算了。”

“可是……”

“即使走小路,萬一俞家的人探出訊息也是枉然,事實上附近皆有他們的狗黨監視,想瞞,瞞不住。他們如果在小路上等,你們還是羊落虎口。”

“那……”

“老伯,不是小可不肯幫忙,而是此行委實風險太大,小可擔待不起。”

“李老哥,依你之見……”

“還是在此地住下來再說,在府城俞家的人總算有些顧忌,還不至到客店搶人,知府大人總不能冒風險替他撐腰。”

“但……小姐總不能長久住在店中,不走總不是了局。”

“明年春天程三爺可望從杭州返鄉,屆時老伯去請程三爺幫忙,便不怕俞家的人的無法無天了。”

“這……”

“老伯,這是唯一的走路,目下你是進退兩難,誰敢和俞家的人作對?唯一能和俞家相抗的人,只有程三爺,他不在誰也無可奈何。”

“好吧,我去稟明家小姐,只好在此住下,等過了年再說,希望老天爺保佑程三爺早日趕回替我們作主。”

李哥兒嘆著氣告辭走了,留下渾身顫抖的四伯軟倒在床上。

不久,四伯外出,在小姐的房門外低聲向內敘說,房內傳出了法然的啜泣聲。

第二天,平靜無事。入暮時分,另兩間上房住進了兩位客人。

艾文慈不死心,他要等待結果。利用一天工夫,他在城內各處打聽有關俞家的底細。不打聽倒好,打聽清楚,更堅定了他管這檔子鬧事的決心。

永珍山的尾麓伸出城外,兩裡地銜接著小括山。小括山是本地的勝景,眾山環簇,狀若蓮花,又叫蓮城山,徑路盤纖,也稱九嶺。

處州府,隋朝稱為括州,以前稱處州。括州,是指括蒼山的南麓。

處州,是郡應少微處土星應天文之數,所以州稱處州,東西的一座郡山稱為少微。滄海桑田,州治經常遷移。晴朗的故城在東南的括蒼山下,相距七里(這座括蒼山是括蒼餘脈,不是括蒼山主峰)。唐朝與宋朝,城在小括山,是唐末竊據括州的盧約改遷的。東以掘地為池,取土為城。

南以溪為池,擁堤為城。西就山為城,以溪為池。城在霄漢之間,石磴道九盤而達,曾經一度改九盤為直路,但後來又改為九盤。一座城豈能建山上的?除非作為關隘,不然毫無用處。因此,元朝至元二十七年,改築目下的新城,兩座舊城全廢了。目下,指蒼舊城是一座小小村落。

小括山舊城十年前仍是廢墟。沒有人上山去居住謀生。自從本城的首富俞五爺俞桐,向府衙請領該地作為種菌場之後,那兒便成為俞家的避暑別墅了,附近方圓二十里內,決不許閒雜人走近。

俞五爺擁有十餘間土產店,城外有千百頃沿大溪開旦的好良田,有三座屬他的廣大香蕈場,財力雄厚,富甲一方。他妻妾成群,橫行鄉里,結交官府狼狽為奸,千百頃良田大多是霸佔得來的,豪奴成群結隊,成為處州一霸。他的兩個兒子俞源、俞淵,都已成了家,是本城大名鼎鼎的花花公子,本城的人怕這兩個小畜牲比伯俞五爺更厲害,拂逆他們的人決不會有好下場。

城南銅山東麓,住了一位姓程名錦江的人,排行程三爺,是個孔武有力天不怕地不怕的當地痞棍地頭蛇,曾經在府衙當過巡捕,雖是個痞棍,卻頗具俠骨,決不向小戶人家勒索敲詐,也不向安份守己的大戶伸手,喜打抱不平,手下擁有不少流氓地痞,誰也奈何他不得,只有這位程三爺,敢向俞五爺頭上動上,俞家子弟曾經多方巴結,送大批財物做拜師禮,程三爺只哼了一聲,將禮當堂派人丟下南門附近的樹德橋。

等了三天,已是十二月二十五,新年快到了,家家戶戶準備過年,客店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