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及以後的發展,倒不是人所能料。所以,當蔣介石攻陷瑞金,高興後仍是撲個空。*中央的政府根據地,竟然可以這樣化整為零。下一步只剩,如何去搜截。他還沒有想到,好戲才剛開始。這一名政治上的宿敵,倒不是那麼容易打垮。本來,蔣發起的這一場第五次圍剿,採取碉堡策略,逐步縮窄包圍,成功地打破了毛的游擊戰術。眼看著就要將對方一網成擒了,竟然被突圍連帶家檔一起他遷。*這樣子棄巢而去,對蔣來說是功敗垂成。
這是一場排除異己的殲滅戰。蔣的目的就是消滅爭雄對手,從而確保個人在中國的今後領導。但基於當時的局勢是日本人向中國領土進行侵略,蔣以手握軍政大權,不去抗日,只顧剿共,在民族大義上並不好說。蔣推出「先安內,後攘外」的講法,解釋其行動,實欠說服力。
關鍵是中國人打中國人。所謂安內,就是剿共,之所以如此是彼此意識形態之別。共產黨在當時構成的威脅是那時國民黨所掌握的領導權,對於人民,對於民族,未見有明顯的負面的為害。至於攘外,就是抗日,那倒是關乎中華民族國運的領土喪失,主權受損,這是顯而易見的燃眉之急。現時史家每好在利害上衡量得失,不難想到,討共是國共兩方「小我」間的競力爭雄,攘外是整個民族「大我」下的榮辱興衰。兩者間的誰勝誰負,牽涉整個未來國運。唯是,明眼人都清楚,何者為私,何者為公。但,歷史的真實又往往不是循單純公理或黑白對錯來發展的。有人反對,有人支援,彼此總有競鬥。這就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悲喜交加,不斷較量,進退反覆,因而常現對立。
另外,即使在那被圍階段,*念念不忘抗日。歷史留下這麼一宗事實,他們曾派遣方誌敏北上。他統率紅十軍一萬人,作為*抗日先遣隊,於1934年7月經福建、浙江、安徽,揮軍向北,但卻受阻。於是折回轉入江西,與蔣軍轉戰於河南。半年後方誌敏在懷玉山被捕,曾被解押南昌,又半年後處死。人們今日也許還懷疑這支軍隊北上的真意,然而,輿論上這樣講,出發時這樣講。至少,對於當年要求抗日的人,這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瑞金紅軍在突圍以後,先向南,再向西,然後迂迴北上,也以抗日為名,對參與者是多分鼓舞。畢竟日軍都在北方。
第3章,第4節:紅軍長征,譜寫傳奇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3章,第4節:紅軍長征,譜寫傳奇
第3章,第4節:
紅軍長征,譜寫傳奇
紅軍長征,是指從瑞金突圍後,紅軍主力與部份*中央人員在蔣方不斷的追擊下,邊打邊移,最後轉徙到西北的延安。行程約共二萬五千華里,歷時前後兩年。
一般記錄,多以毛澤東在內的*中央的所循動向作為主線。具體過程就是,於1934年10月16日從江西瑞金撤離,大隊主力,以紅一方面軍為戰鬥的骨幹,其它組成包括後方政府機關人員及大批器材如印刷機等,企圖向西進入湖南,被阻後改道入貴州,進發緩慢,一路捱打,因此,在連闖四道蔣軍所設的封鎖線後,紅軍在那期間傷亡十分慘重,原以八萬多眾開始,至遵義時不及四萬。此後,四渡赤水,過金沙江,越大渡河,終於擺脫追兵,於1935年6月翻過雪山後至四川西部的懋功與紅四軍會合。後又繼續北上。走過草原,翻六盤山,於1935年10月19日抵達陝北的吳起鎮,與紅十五軍會合時僅餘八千多人。
但紅軍主力中的另一領導人朱德,在毛兒蓋會後,卻曾南下川康,與張國燾及徐向前所率的紅四軍繼續轉移鏖戰西康一帶。於1936年6月又與西來的賀龍紅二軍在西康甘孜會合,然後一同北上,10月抵達甘肅,在會寧再與紅一方面軍全部會合,至此*紅軍的長征才圓滿結束。因此,若然以此為據,*長征則前後合計經歷兩年。
它一路上,除了要克服大自然各種天險困難,另外要避開蔣介石所遣各路大軍,其間曾被左右夾擊,又或遭逢前堵後迫,但終又能化險為夷,譜寫下傳奇的追逐。
在長征出發時,紅軍隊伍的編制大致是:第一軍團(*統率)、第三軍團(彭德懷統率)、第五軍團(董振堂統率)、第九軍團(羅炳輝統率),全歸屬第一方面軍,原直接隸屬於中華蘇維埃(瑞金)政府,統稱為「中華工農紅軍」,本來以毛澤東為主席,朱德為總司令,周恩來任政委,劉伯誠任參謀長,但突圍前改稱為「野戰軍」,由周恩來任軍委會主席,總司令朱德,參謀長葉劍英,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軍力合計約八萬人;第二軍團(賀龍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