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不同。
正文 1993 “新黨”成立
2009…11…12 9:17:24 本章字數:1225
1993 “新黨”成立
1993年,國民黨黨內的政爭到此告一段落,李登輝終於掌握了大權,政局也隨之穩定了下來。原來在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人士,後來成立了黨內的次級團體“新國民黨聯線”,與主流派的次級團體“集思會”相對抗。到了1993年,新國民黨聯線人士終於出走國民黨,另組“新黨”。
新黨在成立之初,形象是非常正面、良好、清新的,其組成人士皆為一時碩彥,並以小市民的代言人自居。若撇開政治立場來說,新黨在當時的確是受到許多民眾,尤其是中產階級人士的歡迎。
自從黨禁解除後,臺灣各種奇奇怪怪的小黨紛紛成立,但大多是泡沫。新黨的成立並得到支援,有其時代因素。一方面,當時民眾看到國民黨金權政治氾濫,腐敗成風,嚴重敗壞了形象。另一方面,民進黨的政治立場常常又過於激進,不利於政局穩定。因此,新黨的形象正符合民眾的要求,很快成為臺灣第三大黨。
臺灣民眾認為,20世紀90年代初是黑金政治最嚴重的時期。所謂黑金政治,即政治與黑道及金錢間有糾葛不清的關係,這些情況在地方上尤其顯得嚴重。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李登輝縱容的結果,但我個人認為,實際上國民黨從創黨之初就有這種現象。不管是早期哥老會還是洪門、青幫,一直都跟黨政軍有所瓜葛;或是後來為了選舉,各黨都結合地方角頭黑道勢力,這種現象是一直都有的。這些本來不能提,只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政治較開放,媒體也較自由了,民眾原先看不到的事突然間都被攤在陽光下接受檢視,因此使人印象深刻。
話說回來,新黨成立後,算是政治立場不同的非主流派從國民黨內正式切割出去了。而國民黨現在要面對的,是日漸強大的民進黨。臺灣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即有種“四大族群”的論述,即臺灣組成人口裡有閩南人、客家人、少數民族及1949年後隨著“國民政府”遷臺而來的外省人。而在很長一段的時間裡,臺灣所謂的“本土化運動”是獨尊閩南族群的,這造成其他族群的不滿,但同時也激發了客家人和少數民族的自覺,如少數民族在1993年也掀起了正名運動。本來在身份證上,少數民族都被迫要用漢名登記的,此後他們也能用族名登記。因此面對民進黨爭奪本土論述的主導,國民黨也在思考轉型。
“四大族群”的說法很快就被臺灣社會所接受。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的省籍矛盾正在消融中,但取而代之的,與當局認同為主軸的對立反而越來越嚴重。當初新黨的形象除了“都市中產階級”外,還給人有“大中國主義”、“中國黨”的印象。在臺灣,傳統上,以濁水溪為界,以北支援國民黨,以南支援黨外、民進黨,在這個情況下,新黨幾次欲南下跨過濁水溪,都發生了嚴重的衝突。臺灣進入多元社會後百花齊放,對政治認同的論述可自由發表。但不幸的是,不同的政治認同,其主張常常是對立的,而這些主張又回過頭去渲染省籍問題,導致省籍對立在後面幾年變得越來越嚴重,一到選舉時,就被當做工具拿出來利用。
正文 1993 尹清楓命案:臺灣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政治。。
2009…11…12 9:17:25 本章字數:896
1993 尹清楓命案:臺灣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政治懸案
尹清楓命案是那年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臺灣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懸案。本來只是死了一個上校而已,看上去沒有多複雜,但這件事就如投石入水般,漣漪不斷地擴大再擴大。突然間大家才驚覺,事情原來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灣海軍曾編制鉅額預算向其他國家購買武器,而當時任海軍武獲室執行長的尹清楓,就是這些計劃的執行人。在稍早之前,傳出臺、法雙方有人拿鉅額回扣的小道訊息,不久,身為最直接知情者的尹清楓突然失蹤,之後就在東北部海域發現了他的屍體。
尹清楓命案留下了許多疑點:尹清楓費盡心機先錄好的自清錄音帶被奇怪地消了磁;其他一些證明檔案也失竊;案發當日,他的寢室有被人翻動的跡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案發到現在,已經有近十個涉案關係人或調查人員,不分臺灣或法國,均死於非命,這更讓這案件撲朔迷離,疑團越滾越大。
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曾經宣示重辦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