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或為了公共利益的改善而需要獲得新的貸款,必須與將來的帝國議會協商後並由其提供擔保才能發行新的國債。這意味著羅斯柴爾德家族改變了普魯士的政權性質。
雙手沾滿革命者鮮血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在歐洲,普魯士、俄國是兩大君主專制的國家。普、俄國王總攬行政、財政、司法、軍事大權,擁有龐大的官僚機構,而官僚則由君主的親信擔任。在這種制度中,君主擁有無限的權力,可以為所欲為。1772年,腓特烈二世創辦了普魯士皇家海外貿易公司,目的是促進海外貿易和運輸。公司有7/8的資本由國王本人所有。公司還被授予進口蠟和鹽的貿易壟斷權等許多重要的國家特權。1790年,該公司逐漸演變成一家經營外匯信貸和代理國家貸款的銀行。1804~1809年,公司被重組成普魯士皇家銀行,正式成為普魯士皇家清算及貸款銀行。它給予政府鉅額貸款,實際上起到了政府的銀行老闆和金融經紀人的作用。因此,當普魯士君主想要發行國債時,只要直接透過普魯士皇家銀行這樣名義上獨立的機構就可以進行,而無須經過議會的批准。
現在,羅斯柴爾德家族卻強行用議會來限制普魯士君主發行國債的權力,這讓普魯士政權具有部分君主立憲制的性質。在君主立憲制中,是君主和議會分掌政權——君主雖然依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但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或多或少受到法律的限制,而立法權卻掌握在議會手中,這樣君主的權力就受到了議會的限制。
權力就是影響力。我們平時所說的權力往往都是指政治權力。其實,很多時候,其他形式的權力也能凌駕於政治權力之上。國債使國家政治權力與金融家財富之間的關係變成了商業性的買賣關係。羅斯柴爾德透過金融的力量一樣可以將一國之最高政治權力玩弄於股掌之中。倫敦的內森在給家人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任何陰謀都無法撼動內森·羅斯柴爾德,他擁有金錢、力量和權勢,任何陰謀都只會是徒勞,普魯士國王、我的哈登貝格王子以及羅特爾大臣應該感到非常高興,並感謝羅斯柴爾德,他給你們送去了如此多的錢,並提升了普魯士的信譽。”信中提到的哈登貝格親王時任普魯士首相,而羅特爾則不僅是普魯士財政大臣,還是普魯士皇家銀行行長。
在德意志諸邦國中,具有領導權的除了普魯士外,就是奧地利。當時的奧地利財政大臣施塔迪伯爵準備降低紙幣發行量和國債。只有法國的戰爭賠償才可以幫助奧地利達到這些目標。但法國無法一下拿出天文數字的錢,只能透過分期付款的方式用數年的時間完成賠款支付。為了儘快得到大筆的錢,施塔迪決定用法國賠款的債券換取現金。這種生意只能由資產十分雄厚的銀行來做,羅斯柴爾德家族是擔當大任的最佳選擇。最後交易達成,奧地利也開始依賴於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金融服務了。
繼奧地利之後,俄羅斯很快也拜倒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錢袋之下。1803~1815年,俄國公共開支提高了4倍,盧布發行過多,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1822年,羅氏家族按照普魯士發行國債的方式,用英鎊發行了俄國國債。至此,羅氏家族成為神聖同盟最有力的金融資助者,也成為鎮壓革命者的劊子手之同盟者。
儘管法國大革命被鎮壓下去了,但革命的火種在歐洲大陸仍然儲存著。1812年,西班牙頒佈了自始至終貫穿著法國大革命精神的第一部憲法。這部憲法規定在西班牙實行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制度,還廢除了宗教裁判所、領主裁判所、什一稅等封建權力。拿破崙垮臺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在神聖同盟的支援下完全恢復了舊的封建制度。
1820年2月,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黎亞哥中校在加迪斯率領士兵起義,起義軍宣佈成立革命政權,恢復1812年憲法。3月7日,首都馬德里爆發革命,迫使斐迪南七世宣佈恢復1812年憲法並召開新議會。1822年8月5日,新議會選出了代表社會中下層利益的新政府。新政府軟禁了斐迪南七世。
神聖同盟對西班牙對革命深感不安,決定武裝鎮壓。1823年4月,法國20萬大軍開進西班牙,殘酷地鎮壓了起義者。5月19日,法軍佔領了西班牙,重新恢復了斐迪南七世的封建統治。黎亞哥等人被判死刑。
與西班牙相似,拿破崙時代結束後,義大利仍然處於分裂狀態,大多數地區被外國勢力控制。境內的各個封建邦國和領地,秉承奧地利的旨意,對於任何要求民主自由和民族解放的言行,都給以殘酷的鎮壓。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19世紀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