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收成每畝還不到150斤。水稻栽上後,儘管下足了基肥,施足了化肥,可是水稻長勢仍不見好。

有人給他算了一筆賬,夏熟麥子少收1000多斤,損失400元,而秋熟大減產已成定局,損失更大。今後即使加倍施用有機肥,要想這塊地恢復元氣,至少需要五年時間,經濟損失至少在二萬以上。這麼一算,這位中年莊稼漢叫苦不迭,後悔地說:“早知道這樣,當初真不應該賺這塊良田的黑心錢。”

第56節:事物內部結構

這個農民錯在哪裡?他只為了賺錢,屬思想認識問題,而在思維方法上,他缺乏整體思維的素養,只顧部分,不顧全體,只顧一時得利,不顧長遠利益,破壞了生態平衡,違背自然規律,受到了懲罰。

第二,注意到事物內部的結構。

在進行系統思維的時候,要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合理性。系統由各部分組成,沒有部分系統也就不會存在。而部分與部分之間組合是否合理,對系統有很大影響。這就是系統中的結構問題。

那麼什麼樣的結構比較好呢?所謂好的結構,是說一個系統內部組成的部分組織得比較合理,是有機的聯絡。

北京大鐘寺有一口大鐘,造於明朝永樂年間,至今已有接近600年的歷史。這口鐘音質悅耳,圓潤宏亮,節奏明快,聲音可傳至四五十公里遠。但它的結構比例由於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一直未能測出。解放後,才用超聲速儀計算出它的重量為46.5噸。大鐘的成分為銅80.54%,錫16.4%,鉛1.12%和少量其它金屬。這個比例被公認為造鐘的最佳比例。相反,1733年俄國造的“皇鍾”,重193噸,但是由於合金比例及結構的錯誤,敲第一響就震裂了。

大鐘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如果組成它的部分結構不合理,就會導致整體的解體。由此可以看出結構合理性的重要。

第三,充分考慮到各要素。

系統或大或小,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因素構成,我們把其中相對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素稱之為構成要素。同樣的,要使整個系統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