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一種經濟的“溫布林登化”現象:雖然提供了場地,但是積極利用的卻都是外國人。據統計,中國的出口額2000年為2500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出口額佔50%;在當年的稅收中,來自外資的稅收佔近20%。可以說中國已經形成了“外資依賴症”。

一旦外國直接投資增長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

(4)企業競爭力較低

國有企業佔用中國大量的資金和勞動力資源,但經營效率卻長期低下。根據經濟合作組織的一份報告稱,自20世紀90年代初,工業部門的財務狀況開始惡化,1/3的企業虧損。儘管1999年至2001年情況出現明顯改觀,但許多行業的財務狀況依然不盡如人意。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公佈的2002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國際競爭力排行榜來看,在中國國際競爭力因素中,中國企業效益競爭力較低,從1998年以來排名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

(5)警惕中國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出現泡沫

在過去幾年裡,中國股市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上海和深圳的股票指數在90年代後期攀升了300%—500%,如此膨脹速度不禁使人要問“中國準備重複日本的‘奇蹟’,然後陷入同樣的不幸的危機嗎?”

2001年,中國股票市場的市盈率高達60倍,與日本股票泡沫期間的市盈率很相似,從而在中國引發了中國股票市場是否存在泡沫的大討論,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鏈認為中國股票市場存在很大的泡沫。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房價虛高,由於實際購買力沒有隨房價而增長,預計很快就將形成明顯的消費斷層。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收入價格比在世界上處於畸高的水平。在日本東京,居民的年收入與房價比大概是1∶,而目前在中國大部分城市卻高達1∶8到1∶15。

當初,日本經濟的崩潰就是從房地產泡沫和股票市場泡沫的破滅開始的。中國現在正處於股票市場泡沫,特別是房地產泡沫期間。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中國經濟增長將降低。

(6)解決高失業率等問題迫在眉睫

中國城市失業人數急劇增加將嚴重製約中國經濟增長。中國勞動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根據對國內學者和官員的問卷調查,認為我國城鎮實際失業率達到7%,近兩年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官員的估計較低(接近6%),學者的估計較高(高於8%);而中國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估計2001年的真實失業率會突破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根據抽樣調查並綜合有關資料推算,90年代中期以來,城鎮真實失業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實失業率達13%至15%。

美國卡託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多恩估計,到2002年底,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總失業率可能達到10%,失業人數在3000萬至4000萬之間。其中,農村的失業率在10%至15%之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程曉農博士估計,中國城市的實際失業率達到20%,失業人數約有4000萬至5000萬人,他認為,我國內地中小城市的失業率都在30%以上。

以上問題將制約中國未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

日本銀行業:龐大的不良債權

20世紀90年代被日本稱為“失去的10年”。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來,日本經濟增長几乎陷入停頓狀態,失業率達到創紀錄的,政府財政赤字和銀行呆壞賬都達到空前龐大的規模,政府長期拿不出有效的經濟改革方案。

日本陷入長達10多年的經濟衰退,最大的罪魁禍首就是日本銀行業龐大的不良貸款。日本政府和學術界早就找到了這一經濟增長的“殺手”,但卻長期束手無策,最近的幾屆政府每次上臺時都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切除這個經濟毒瘤,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目前在臺上的小泉政府更是信誓旦旦地要不顧一切動大手術來解決這一問題。

根據日本民間估計的數字,日本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可能高達100萬億日元,不良貸款率高達15%,該比例遠高於日本官方公佈的資料。而美國高盛公司則認為,日本銀行業的壞賬已經達到237萬億日元的水平,約佔日本年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半。而據日本金融廳2002年8月2日發表的統計資料,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全國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高達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萬億日元。日本銀行業每年都要遊說政府幫助解決不良貸款的問題,全世界的研究機構都在為日本解決不良貸款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