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林和柿樹林的時候,徐海東同志組織部隊一邊行軍一邊輪流在樹林裡站崗放哨。樹林裡,熟透了的棗子、柿子落在地上,幹部戰士沒有撿的。為了不踩壞這些落地的棗子、柿子,隊伍繞道而行。聽說紅軍路過此地,群眾跑出來看熱鬧。人們望著這情景,一傳十、十傳百,全村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幾乎都出來了。人們心裡不好受,鼻子酸溜溜的,讚歎著紅軍的紀律嚴、作風好。隊伍走出很遠了,人們還戀戀不捨地站在那裡目送著,直到看不見了,才默默地走回村子裡去。

紅二十五軍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因此,軍民關係一直很好,人民群眾雖然在生活極其困難又處在白色恐怖下,仍然拿出僅有的糧食、軍鞋、襪底慰勞紅軍,冒著生命危險給紅軍送情報、當響導,照料和掩護紅軍傷病員。紅軍一到,群眾紛紛送茶送水,要求部隊住下。部隊一住下,老人就來問打仗的情況,婦女們自動幫助戰士洗縫衣被。許多群眾把傷病員安置在自己家裡,自己唱稀粥,給傷病員吃乾飯。根據地的廣大群眾,踴躍參軍參戰。敵人一到,群眾堅壁清野。上山入林,與敵周旋。敵人燒山毀林,群眾堅持同敵人鬥爭。當時,流傳著這樣的標語口號:樹也砍不完,根也挖不盡,留得大山在,到處有紅軍。

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五日,紅二十五軍長征進至甘肅省靜寧縣的興隆鎮——這是回民聚居的地方。徐海東同志十分尊重回族的風俗習慣。到達興隆鎮之前,全軍專門進行了黨的民族政策教育,規定了對回民的政策:宿營不住清真寺,保護回教經典,不在回民家裡吃大葷,打水要回民經手,不打回族土豪,等等。部隊到達興隆鎮以後,徐海東同志督促、檢查部隊執行政策的情況。那天,天氣晴朗,熱鬧非凡。部隊和回民群眾排著隊,吹洋號,打洋鼓。徐海東等軍首長向清真寺的阿訇贈送了匾額和禮品,清真寺的阿訇也捧著禮物到軍部作了回拜。全軍在興隆鎮住了三天,做了大量的群眾工作,擴大了黨和紅軍的影響,教育和感動了當地人民群眾。不少回族青年參加了紅軍。部隊離開時,全鎮男女老幼齊集街頭,給紅軍送行。

就在這裡,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供給部長劉炳華是河南人,他見這一帶的“狗尾巴草”長得旺盛,很高興地叫馬佚們放馬,結果損壞了回民的莊稼。原來這一帶的穀苗未出穗之前長得和河南的狗尾草差不多。事情傳到徐海東同志那裡,他立刻把劉炳華同志叫去說:“劉炳華,你破壞了紀律!”

“首長,我叫馬(亻夫)放馬吃的是草呀!”

“同志,那不是你們家鄉的狗尾巴草,那是回族人民的糧食嘛!”

劉炳華聽了嚇了一大跳。徐海東同志決定給他嚴重的處分。訊息傳出去,回族群眾選派幾位老人前來求情。老人們對徐海東同志說:“這位長官不曉得是莊稼,不能怪他。千萬不要給他處分呀!”求了半天情,徐海東同志才說:“那就這麼辦,我們牲口吃了你們多少莊稼,你們就要收下我們多少糧食。”他還叫劉炳華帶著馬伕拿著糧食賠了禮,道了歉。

“紅軍紀律真嚴!”

“紅軍作風真好!”

這是發自人民群眾內心深處的讚語,很快地傳遍隴東。此後,紅二十五軍所到之處,常常遇到群眾成群結隊相迎相送。

我們的老軍長徐海東同志是我黨久經考驗的忠誠戰士,是我軍卓越的無產階級軍事家,是我們敬愛的老前輩、老首長,我們要學習他忠心耿耿,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學習他智勇雙全、有膽有識的軍事才幹,學習他熱愛人民、關心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的優秀品質。

可是,林彪、江青、康生這幫禍國殃民的傢伙,在“文化大革命”中公然丟擲了“打倒徐海東”的口號,採取卑鄙的陰謀手段,對他進行殘酷的打擊和迫害。致使我們敬愛的老軍長合恨去世。

如今,林彪、江青、康生一夥已被人民押上了歷史的審判臺,受到了罪有應得的法律制裁。

我們的老軍長徐海東同志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是永遠也抹煞不掉的。他的歷史功勳光榮地載入中國革命的史冊,永遠鼓舞和鞭策我們勝利前進!

徐海東將軍 周立波在河北某縣,會見了徐海東將軍。這時候,他率領的部隊正打退了從平山、並陘出來攻擊他們的兩千多敵人,他應該歡喜。可是他並不。在他歡迎賓客的象南方三月的春風一樣溫和的微笑裡,隱約的有一抹憂愁的痕跡。我們是初見,雖然他是一個顯得那麼易於接近的人,卻也不能一開口,就問他的心事。

幾年以前,他的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