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來,終於把敵人火力壓倒了。就是這樣,經過二十多個回合的反覆衝殺,一直打到太陽落山的時候,終於把敵人打垮了。

這一仗,是紅二十五軍長征中的最後一戰。至此,紅二十五軍在省委率領下,以不足三千人的力量,粉碎了二十餘倍於己的敵人的圍追堵截,長驅千餘里,勝利地完成具有歷史意義的大轉移。

徐海東同志在指揮紅二十五軍無數次的英勇戰鬥中,培養了這樣的戰鬥作風:進攻時,迅速、突然、勇猛、打得敵人措手不及,難以招架,並且勇於與敵人進行肉搏戰,因而解決戰鬥乾脆;防禦時,不畏強敵,頑強抗擊,能夠打退敵人的連續衝擊,敢於和敵人白刃格鬥,並適時地以守為攻,大量殲滅敵人;轉移中,能夠吃大苦,耐大勞,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打破敵人的圍追堵截,且走且戰,神速持久,使敵人追不上,堵不住。總之,進攻有強大的突擊力,防禦有堅韌的抗擊力。指戰員積極求戰,團營連排班以至個人都能各自為戰,在任何險惡和危急的情況下,拖不垮,打不爛。

幾十年過去了,但是,我們的老軍長徐海東同志帶出的這種過硬的戰鬥作風,在我們部隊依然保持著。(霸氣 書庫 |。。)

老軍長關心下級與群眾同甘共苦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無論條件怎樣困難,環境如何惡劣,我們的老軍長徐海東同志總是非常關心下級,十分愛護部屬。他和幹部戰士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同甘共苦,患難相助。

徐海東同志打起仗來,非常嚴厲,可是平時,卻十分和藹可親。他雖然長期擔任高階領導職務,指揮千軍萬馬行軍作戰,但他非常接近群眾,只要有空,他就坐下來和戰士們下棋,講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幹部戰士都很願意接近他,有什麼話願意向他說。

那時候,不管是在鄂豫皖蘇區,還是長征北上入陝,部隊經常籌不到糧食,常常以野菜充飢。士兵吃野菜,徐海東同志也吃野菜。有時他親自帶著警衛員和炊事員上山採集野菜,一邊採一邊親口嘗一嘗,把野菜採回來,他又和炊事人員一起研究,怎樣做才好吃。

有時候,徐海東同志的警衛員和供給部的同志們想:首長光吃野菜怎麼行,他要指揮幾千人行軍打仗呀!他們便悄悄地弄點好吃的東西送來,但他總是叫警衛員送到醫院去給傷病員吃,或者叫供給部來人拿回去,並且嚴厲地說:“下次再送可不行啊!”部隊偶爾籌到一些黃豆,撒在枯草之上燒,火滅了黃豆也燒熟了。徐海東同志就和大家一起,把燒糊的黃豆從草灰中一粒一粒撿起來,在手心裡搓一搓,吃得大家滿嘴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在戰鬥頻繁、天天行軍的日子裡,徐海東同志常常愛講這樣兩句話:“戰鬥再激烈,決不丟掉一個傷員;行軍再緊張,決不丟掉一個病號。”行軍路上,他發現那個病號走不動了,就跳下馬來,叫病號騎上他的馬往前趕路。有些同志掉了隊,看見首長的馬讓給病號騎,非常感動。徐海東同志和他們一邊走一邊說些鼓勵的話,很快這些同志就趕上了部隊。

獨樹鎮戰鬥剛剛結束,徐海東同志發現路旁還有一個負傷的戰士沒有抬走,徐海東同志立即從馬上跳下來,叫人找來一副擔架,親自把這個傷員抬到軍部醫院。這個傷員躺在擔架上望著軍首長親自抬著自己,感動地掉下了眼淚。

紅二十五軍每到一地,徐海東同志第一件事總是先到醫院去看望傷病員。那時,軍部醫院往往是安置在山林裡,住在天然的巖洞裡,傷病員就躺在鋪草上。醫療條件很差,他來到這裡,挨個看望每一個傷病員,問寒問暖,然後他把院長和政委找來,一起研究怎樣更好地照顧好傷病員。每次戰鬥繳獲了吃的、用的東西,他都要專門向供給部門交代:多分給連隊和醫院的傷病員。他說:“打仗是他們,流血犧牲也是他們。他們是我們的階級兄弟,多分給他們一些東西,完全是應該的。”

一九三三年春天,在保衛鄂豫皖蘇區的鬥爭中,省委錯誤的決定,紅二十五軍圍攻七里坪。戰鬥開始前,徐海東同志認為兵力不足,給養困難,不能打!戰鬥開始十天後,全軍就斷糧了。起初依靠根據地人民群眾忍飢送些稀飯,後來因根據地屢遭敵人洗劫,又值青黃不接,群眾自己也沒有吃的了。部隊只得一面調人外出籌糧,一面以野菜、樹葉充飢。徐海東同志建議撤圍,省委沒有采納。從五月下旬起,全軍不得不經常以相當一部分兵力離開陣地,空著肚子去截敵給養。但是,糧食問題仍然末能得到解決。到六月中旬,全軍多日斷糧,長期露宿,疾病蔓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