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中國革命的未來,徐海東其人其事便是最好的材料。連後來叛變革命的張國燾在其《我的回憶》中也承認:“徐海東的奮鬥經歷,是一篇標準的紅軍軍人的壯烈史詩……”

1936年12月,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並電請中共中央派人前去協助解決,同時請求徐海東率領紅軍主力幫助抵抗國民黨親日派的進攻。徐海東接到中央命令後,以紅軍南路總指揮的身份,率部星夜開赴西安。楊虎城見了老對手,驚喜而遺憾地說:“哎呀,你就是徐海東啊,咱們早合作就好了!”東北軍官兵看到紀律嚴明的紅軍,更是歡呼雀躍:“好!好!現在若打起來,我們和紅軍、西北軍三軍聯合,就誰也不怕了。”國民黨親日派得知徐海東到來,則急令部隊連夜後撤40裡!

“七七事變”後,徐海東率領八路軍第344 旅奔赴華北抗日前線,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和晉察冀邊區反“八路圍攻”、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了溫塘、張店和町店等戰鬥,從山西打到河北,從正太路打到平漢線。由於日夜轉戰、勞累過度,他口吐鮮血,於1938年8 月病倒在戰場上,不得不返回延安療養。病情稍有好轉,他又請命前往華中,於1939年12月抱病指揮新四軍第4 支隊進行反“掃蕩”,與敵激戰三晝夜,取得周家崗戰鬥的勝利,鞏固並擴大了皖東抗日根據地。然而,就在這次戰鬥的總結會上,他又大口吐血,暈倒在講臺上,從此一病不起。

留取丹心照汗青徐海東在他的《生平自述》中這樣寫道:“我這一生,所經歷的道路是光榮曲折的。黨把我一個沒有文化、受盡舊社會痛苦、百事不懂的手工業工人,培養成一個高階將領。使我不安的是為黨、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病的時間太久。今後我將像以往,雖然不能再為黨更多地工作,但要做一個永遠忠實於黨、忠實於人民、忠實於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

這段話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矢志不渝的崇高信仰。戰爭年代,不管生活多麼艱苦,環境多麼險惡,鬥爭多麼複雜,他始終懷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必勝的英雄膽略,勇猛頑強,不屈不撓,率領部隊跨急流,過險灘,克頑敵,從勝利走向勝利。和平時期,他不顧病痛折磨,在靠氧氣維持生命的情況下,以堅強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獻身精神,時刻關心黨和國家大事,生命不息,鬥志不減,學習不停,工作不止。同志們勸他,他卻說:“一個共產黨員在停止呼吸前不為黨工作,是恥辱,不配做共產黨員。”

徐海東對黨和革命事業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對危害黨和革命事業的行為深惡痛絕、敢於抗爭。在保衛蘇區鬥爭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對“左”傾冒險主義和右傾逃跑主義進行過堅決抵制。在“肅反”過程中,他多次挺身而出,保護了一批好同志。在長征途中,他堅持正確主張,為建立鄂豫陝革命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大義上書毛澤東,同林彪、江青一夥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徐海東具有堅強的黨性,一切以黨的利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重。他識大體、顧大局,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堅決維護黨的領導。長征開始時,他由軍長改任副軍長,有的同志不理解,他則說:“只要能為革命做出貢獻,叫我幹啥都行。”黨中央長征到陝北後,他堅決服從中央的領導,維護紅軍的團結,並毫不猶豫地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支援中央紅軍。新中國成立初期,每逢有同志去看他,他總是必問三條:政治上犯錯誤沒有?經濟上有沒有貪汙?同老婆離婚沒有?

徐海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始終保持了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與戰士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在飢無糧、住無房的艱苦歲月,他同戰士們一道在寒風冷雨中跋山涉水,在深山荒野裡風餐露宿。激戰時刻,他總是衝在最前面;行軍路上,他常把戰馬讓給傷員騎。他曾九次負傷,身上留有17處傷疤,但他從不以此為資本向黨伸手。作家周立波感慨地寫道:“中國的歷史,造就了許多奇異的人,徐海東是這些人中間的一個。”

徐海東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忠厚淳樸、胸懷坦蕩。1955年,中央決定授予他大將軍銜。他知道後深感不安,對前來看望他的周恩來說:“總理,我長期養病,為黨工作太少了,授我大將軍銜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總理深情地對他說:“海東同志,授你大將,是根據你對革命的貢獻決定的。要我說,不高也不低,恰當!”在領導編寫紅25軍戰史時,他明確指示:“一定要寫黨,寫毛主席,寫人民,寫集體,不要突出我、突出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