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東進盧氏,西攻華陽,先後取得蔡玉窯、文公嶺、石塔寺等戰鬥的勝利,不但粉碎了敵人的“圍剿”,而且擴大了蘇區、壯大了紅軍。惱羞成怒的蔣介石於5 月調集重兵再興“圍剿”,並揚言要在三個月內徹底消滅紅25軍。面對強敵,徐海東主張採取“誘敵深入、先疲後打”
的作戰方針,並率部打頭陣,先向北,後向東,再向南,拖著敵人轉圈子。爾後突然西進,四天急行軍560 裡。戰士們不理解,講怪話。他笑道:“不走了,等等看。哪一路敵人先到,就打哪一路。”幾天後,待敵警備第1 旅氣喘吁吁地追來時,紅25軍將士早已養足精神、嚴陣以待,在山高林密的袁家溝口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生俘敵旅長唐嗣桐,取得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戰士們高興地說:“咱們的路沒白跑!”
7 月中旬,紅25軍北出終南山,在西安附近的引駕回從敵人的報紙上獲得紅一、紅四方面軍在川西會師並北上的訊息。徐海東喜極之餘,當即向省委建議西征北上,接應中央。他在7 月15日召開的省委緊急會議上動情地說:“在此行動中,即使我們這3000多人都犧牲了,也是光榮的。”省委其他同志懷著同樣的心情一致決定:紅25軍主力立即撤離鄂豫陝蘇區,西進甘肅,牽制敵人,全力策應主力紅軍的北上行動。
第二天,部隊便在“迎接黨中央!迎接一、四方面軍!”的口號聲中出發了。徐海東率領前衛團一路急行,打下兩當,夜襲天水,強渡渭水,進佔秦安,威逼靜寧,攻取隆德,截斷西(安)蘭(州)公路。爾後翻越六盤山,在白水鎮擊潰馬鴻賓一個旅,在四坡村消滅馬開基一個團。不幸的是,在四坡村戰鬥中,政委吳煥先壯烈犧牲。徐海東為失去這位他最敬重的同志、最親密的戰友而悲痛欲絕。他擦乾淚水,掩埋好烈士的遺體,率領紅25軍繼續前進。
部隊在西蘭公路附近又與敵人周旋了半個多月,天天派人打聽中央和主力紅軍的訊息,然而天天一無所獲。這時,敵人又從四面圍攏過來,欲置紅25軍於死地。代理省委書記和軍政委的徐海東,率部跨涇水,過紹山,於9 月15日到達延川縣永坪鎮,同劉志丹領導的陝甘紅軍會師,勝利結束長征。
紅25軍是第一支長征到達陝北的部隊。它西征甘肅的戰略行動雖然沒有迎接到黨中央,但牽制了大量敵人,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的北上行動。特別是它到陝北後,同紅26、紅27軍合編為紅15軍團,並在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和副軍團長劉志丹領導下,立即投入到陝甘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先後取得勞山戰役和榆林橋戰鬥的勝利,為迎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勞山戰役後,毛澤東即率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到達陝北吳起鎮,並寫信給徐海東、程子華和劉志丹,感謝他們的幫助和支援。信中說:“現在,中央紅軍、25軍和陝北紅軍這三支部隊會合了!我們的會合,是中國蘇維埃運動的偉大勝利,是西北革命運動大開展的導炮!”徐海東看後興奮地說:“毛主席快到了,再打它一仗,作為見面禮!”隨即,他率部南下攻打張村驛。戰鬥剛開始,程子華即派人來送信,說毛主席下午要到軍團部。他立即策馬揚鞭往回奔,135 里路,三個多小時就趕到了。見到日夜想念的毛主席,一句“海東同志,你們辛苦啦!”竟使他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自紅四方面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後,紅25軍就一直孤軍奮戰。由於沒有電臺,聽不到中央的聲音,得不到中央的指示,就像與親人失散的遊子一樣無依無靠。現在好了,黨中央來了,毛主席來了,中央紅軍來了!當徐海東帶著毛主席的問候和送給他的電臺返回前線時,他感到渾身都是力量。從此,他在黨中央和軍委首長的直接領導下,鬥志更旺,作戰更勇,信心更足,作風更強。
1935年11月,他率部會同紅1 軍團取得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陝甘蘇區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1936年2 月,他領兵參加東征,威逼山西省會太原,鞏固了陝甘蘇區,擴大了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1936年5 月,他又揮師參加西征,直搗三邊(靖邊、安邊、定邊),西出豫旺,為策應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實現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創造了條件。
埃德加。斯諾就是在這時來到陝北、訪問豫旺縣城的,從而在他的《西行漫記》中有了那篇著名的“紅色窯工徐海東”。在斯諾看來,要了解紅軍,瞭解中國革命,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