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隱作痛。
任桃華心頭正怒著,也顧不得憐惜他,又才想起自個來的目的,便道,“我想和景遷出去逛逛長安城。”
她聽徐知誥說了句沒什麼好看的,心想這是不同意了。
她還欲再言,卻聽到徐知誥緩緩的道,“讓莊起多帶幾個人跟著,我讓峰嵐給你準備幾貫錢。”
她歡喜的點點頭,心想景遷不知得有多高興,說了句那我先去了,轉身走到門口,下意識的回頭看了眼徐知誥,卻是一怔,徐知誥已放下手,正靠在椅背上看著她,神色平淡,丹鳳眼裡清澈靜謐,卻深沉不見底,那視線說不上熱烈,仍看得她有點心顫。
她心頭一熱,“能和我們一塊去嗎?”
“江大人下午和我約好有事要談,晚上謝老爺還邀了長安大戶給接風。”
任桃華想這謝老爺也禮數太過,昨天洗塵,今天又接風,走時是不還有餞行宴啊,還有江大人,有話昨天不說,就說那不是下午嗎,午時一過,我們就回來不就行了。
她雖然竭力勸說,其實也沒抱多大希望,以至於徐知誥在她勸說時應允了,她都慢了半拍反應過來。
徐知誥撩袍站起來,走到門口,她才醒悟的跟了上去,心裡雀躍萬分,原來徐大人說不,也是可以改變的,多說幾次就行了。
景遷聽說徐知誥要跟著去也微張了嘴巴,還帶了些小心翼翼的歡喜,看得她都直心疼。
☆、第102章 胡姬邀
他們輕車簡行,只有一輛馬車,地方也不大,不過坐兩個大人和一小孩子是足夠了,她和景遷在一側,徐知誥在另一側。
一開始只是到處逛著,真象徐知誥說的,沒什麼好看的,朱溫脅迫唐帝遷都,同時也毀了宮室,大明宮餘下建築不多,後來雖修繕了部分,早就失去的原來巍峨壯觀的萬千氣象,物非人去,只餘荒涼。
任桃華跟在後面,看著徐知誥牽著景遷,景遷指指點點,大概是難得與父親同遊,景遷開始還有些拘謹,漸漸就放開了,也流露出一些孩子的天真活潑,心裡不由升起一股酸楚的溫馨。
那市井街衢也不多熱鬧,甚至因為頻遭戰亂,透著些蕭條,百廢待興的景況。
只是中午要吃飯時,在青綺門外的東市,看到那倚門招客的胡姬們才眼前一亮,那些胡姬皆捲髮碧眼,穿著撩人大膽,緊衣皮靴,曲線起伏曼妙婀娜,尤其是素手邀客時,那窄短衣袖,原就曬著皓腕,此時更是一大截的玉臂都流落在外,光天化日眾目睽睽,這要是漢人女子非羞得無地自容不可,她們卻是怡然自得毫不在意。
景遷喃喃的念著黃頭髮綠眼珠,聽徐知誥告訴他,不是問唐詩中的胡姬是什麼樣的嗎,這就是真人。
“到這裡吃吧。”
三人都無異議,挑了一間進入,這裡面沽酒端食的胡姬更為美貌妖嬈,腰間繫著鈴鐺環佩之類的叮噹作響,如蝴蝶穿花般的飄搖在食客之中,吸引了絕對密集的眼光,不過徐知誥任桃華這對俊男美女登場還是讓屋裡靜了一會兒。
他們三人坐了一桌,莊起領了護衛們也坐了一桌,點了吃食。
景遷就問,“她們是從哪裡來的?”
任桃華答不上來,聽徐知誥說道是從西域來的,她又想這誰不知曉呀,景遷又追問是哪個國家的,徐知誥又掃了胡姬一眼,沉思了片刻,才道波斯吧。
任桃華拂然不悅,其實她也盯著那胡姬瞧,只是她看是一回事,徐知誥多看就是另一碼事了。
尤其令她心煩意亂的是,那胡姬在他們桌前晃來晃去,擺明了對徐知誥青眼有加,額外的熱情洋溢,那波濤洶湧的胸幾乎要挨在他身上了。
聽那胡姬給他們推薦波斯的美酒三勒漿。
她淡淡的讚歎了句,“徐大官人見多識廣,猜得真準呀。”
這西域涵蓋的面很廣,除了波斯,好象還有那高昌、土耳其、黎巴嫩等等的,她雖孤陋寡聞,說不上幾個,卻知曉那是不知凡幾的,徐知誥輕易就說對了,怎麼也不會是誤打誤撞的。
徐知誥撩了她一眼,卻沒答碴,只對那胡姬道了句不來酒了,只管把飯菜上來。
那胡姬媚眼流波又跟徐知誥搭了幾句,才扭著胯叮噹叮噹的去了。
她不由默了兩句詩,胡姬若擬邀他宿,掛卻金鞭系紫騮,當時背這兩句才還挺有感覺的,可是身臨其境,果然另一種滋味,這些胡姬可不只是賣酒送食的,顯然還提供枕蓆服務,她大約是太中意徐知誥,這都頻頻暗示了。
景遷看了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