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兒,叱責的也未必是不合心意”。
且經過了廢太子胤礽的兩次廢立,他對立儲一事兒早已諱莫如深,不許人提。那麼,對儲君人選,格外謹慎小心,出人意料,也未必是不可能的。而康熙著胤禛代父前去祭天,會不會是想在臨死前,讓老天看看下一任的皇帝呢?
然而我猜他一定是想要我和他一起分享這一刻,才會在天矇矇亮的時候,便著高無庸來尋我,引著我到了太和殿外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高無庸看我驚疑的樣子,只笑說是萬歲爺的安排,隨即留給我一個食盒,一個手爐,留下我一個人,自去了。
好在典禮很快開始,乾清宮正門垂簾,國喪暫停。胤禛到保和殿降輿,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級官員行禮。
禮畢,官員各就位,禮部尚書再奏請即皇帝位。
翊衛人等隨胤禛御太和殿,胤禛升寶座即皇帝位,
84、慄深林兮驚層巔 。。。
中和韶樂樂隊奏樂,因著由於處在喪期,樂曲設而不作。
隨著群臣三跪九叩禮,高聲山呼萬歲,午門騰起了鐘鼓和鳴的聲音。本該是喜慶的鐘鼓聲,而我卻覺得,這鐘鼓聲分外淒冷,在紫禁城上空,久久盤旋。
胤禛登基,典禮卻極為清減,一點也不似想象中的揮靡,只是在眾臣面前再一次宣讀遺詔,滿文,蒙文,漢文的依次宣讀,“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屆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實賴……”
我遠遠的站著觀禮,只能看到一抹明豔的明黃色,高高在上,群臣俯首,心底不是沒有震撼,所謂君臨天下,便是如此嗎?
大殿上還在宣讀。
“……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