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蘭窩在家裡做蘿蔔絲小鹹菜,對外界一應八卦全然不知,所以也不知道,最近村裡關於她和景驚蟄的閒話可是滿天飛。直到楊二嫂子著急忙慌的找過來,她才遲鈍的反應過來。
要說事情,也不是啥大事,不過擱在這小村子裡,就是個大事。你想啊,大家平日裡又沒啥娛樂,自然喜歡看東家長西家短的戲碼,恨不得每家每日演上一出,這才過癮。
這回逮到老屋那邊說寧若蘭和景驚蟄不孝順,特意做放了辣椒的菜給老人吃,那可是群情激動,全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不過,這個議論倒是有意思的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幫寧若蘭和景驚蟄說話的,一派則是站在老屋那邊譴責的,但到底是站在老屋那邊,還是景家二房那邊,看說得最起勁的王氏孃家人就知道了。
“啊?還有這樣的事?”
“可不是,你們家二房還真是白眼狼,我看就是對他們太好了,賤皮子,改天逮著錯打一頓,我看王春花就老實了。”
該是啥樣人,打再多都沒用。只是,寧若蘭可不信光是這件事就能叫村裡人嘁嘁喳喳議論這麼久。
“走,咱去豆腐房。”
寧若蘭去雜物間舀了一瓢黃豆出來,用簸箕端著,笑著招呼楊二嫂子:“走,換豆腐去。”
村裡的豆腐房通常是婦人們長聚的地方,大早上,換不換豆腐的七大姑八大婆都喜歡往豆腐房裡鑽,特別是如今天冷,豆腐房裡熱乎乎的,牆角一溜火牆靠著又暖和又舒服,渴了餓了還能就地花一文錢來一碗豆漿或一碗豆花,便宜又好吃。所以說,豆腐房向來是村裡最是適合嘮嗑八卦的好地方之一。
隔著老遠,寧若蘭和楊二嫂子就聽到從豆腐房裡傳來的嘁嘁喳喳的嚷嚷聲,等走近了,聽到耳朵裡的聲音愈發清晰。
“王嬸子,你這話說得就不對,若蘭姐和景大哥都不是這樣的人。再說,村裡誰家不知道春花表嫂那是和景大伯他們一桌吃飯的?咋原先沒說啥,偏偏這回就叫著說若蘭姐不孝順?莫不是因著若蘭姐送的菜不合他們的口味,所以才不樂意?”
“你,你這個小妮子說啥呢!要不是我家春花,他老景家能有今天?”
“老嫂子別急,人家麗霞說得也沒錯,你家春花確實是和公婆一桌吃飯。只不過景家老大居然送一盤子啥回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