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7部分

次強全部加在一起,也沒有能力吃掉華國。

那麼華皇只需要耐心的等待,完全可以複製並且超越美國人的道路,不過,華皇不會傻等。

要想奠定強國的地位,只有一條是第一位的,教育,絕對是教育,德國一定是這樣,俾斯麥最大的功勳,也能說是在教育方面,普魯士時期就達到了小學入學率95%以上,德國大學的發展速度也是這個時代最快的。

德國崛起的條件,除了國家的科學決策,就是高素質的勞動力,智慧是德國建國早期發展的直接動力。

穩定的政治環境,大量受教育的工業人口,巨大而統一的共同市場,對新技術產業的積極引入和發展。

實際上只要勞動生產力沒有代差,人口是決定性因素,英法不算殖民地人口和蘇德已經有明顯差距,在競爭中被追上只是時間問題

制度的優越性,美國自不用說,世界上最優越的國家制度。

反觀英國,英國雖是啟蒙運動的前輩,改革卻並不徹底。

不依賴海外殖民地的國家經濟制度,使美國在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下,靠自由貿易和工業生產迅速崛起。

反觀英國,英國經濟長期依賴於殖民地的原料、勞力和市場,不適應自由貿易。

所以十九世紀民族獨立運動興起後,失去大量殖民地的英國一蹶不振。

德國和美國曾經的路,華皇現在正在帶著華國的億萬老百姓,前進。

“首相先生。”本傑明迪斯雷利的副手進來。

“什麼事情?”本傑明迪斯雷利問道。

“我們要不然派出特工隊,將被華國抓住的一百多個特工營救回來吧?從巴基斯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