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生,不是那兩位大哥沒上擂臺,而是在擂臺上有人放了水,最終使這次規模空前的對壘成了一場水分頗多的表演賽。“打假拳”、“踢假球”這種事情在兩千多年前就能發生,難怪我們的國足會踢不出亞洲,這真是習慣經驗害死人呀。
我們廢話也說的夠多了,那就請兩位老大上擂臺吧!
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大軍越過句注山直指平城。從敲打韓王信開始直到此時,劉邦仍一直保持這全勝的記錄,這讓劉邦有些忘乎所以。
兵法雲:“驕兵必敗!”這句話劉邦是曉得的,可在這些完勝的記錄面前,他忘記了這句話的精髓,也沒沉下心去考慮出現這種狀況的緣由,只得出了個結論——冒頓不堪一擊。
而冒頓這次表現卻出奇的優秀,他繼續發揚收拾東胡王的手段,頻繁示弱,引誘劉邦。就在劉邦進軍的途中,他派去老弱殘兵,多方阻攔,但每次剛一接戰,扭頭就跑。
這種頻繁的騷擾、潰退、再騷擾、再潰退,讓劉邦煩不勝煩;更重要的是那些攀胳膊吊腿的老弱病殘,實實在在的迷惑了劉邦。最終他傳下了一道軍令——全力追擊,一舉滅敵。如果劉邦知道這道軍令會帶來什麼後果的話,打死他也不會這麼張牙舞爪的。
劉邦帶領的這支軍隊是個多軍種部隊。當然也不是什麼海陸空三棲,只是步兵、騎兵、車兵三個原始軍種的混合體。總的來說步兵人數最多,最少佔總人數的2/3;至於車兵那只是這支龐然大物中的星星點綴,根本沒被搞成獨立兵團;騎兵那就要少的多了,最多不超過10萬人。
大家看到此,也許會很迷惑,人家冒頓40萬騎兵,你用10萬騎兵和人家對砍,腦子灌水了吧?縱然把20萬步兵派上去,讓這些大哥提兩條腿在野地裡和人家的大馬賽跑,不該是發了瘋吧?
事實上,劉邦不是腦子灌水,也沒發瘋,只是被蒙了兩眼。因為前段時間冒頓把精兵良將隱藏的太好,劉邦派出去的明探、暗探所得到得訊息是“匈奴兵十餘萬”。如果把這個數字和劉邦帶來的人數加以對比的話,漢軍似乎會穩贏。
當然,劉邦此時對他的這支多兵種部隊是抱著很大信心的。他的打算是用10萬騎兵去和匈奴人對砍,20多萬步兵、車兵在四周佈防吶喊,從而一舉殲滅其有生力量,剪除眼前這個禍胎。
介紹到此,本次pk的結果已毫無懸念。
但劉邦不同於常人。如果只搞數字遊戲,似乎展示不了他異於常人的魄力,前邊提到的那道極為要命的軍令,就充分展現了劉邦這方面的能力。
劉邦的軍令下達後,漢軍全速向平城全力進發了。
當然,代步工具的不同,跑出來的效果也就不盡相同了。劉邦騎的是馬,因此他帶著10萬騎兵馬不停蹄地首先趕到了目的地,而那20萬仁兄則很無奈的用兩條腿在後邊量路。
劉邦率先跑到平城後,冒頓也悄悄地逼了過來。
冒頓本著把劉邦忽悠到底的精神,在平城西的白登山設下埋伏,然後派那群攀胳膊吊腿的仁兄們趕去平城誘惑劉邦。
劉邦見此情形,極為興奮,率領騎兵蜂擁而出,一直把那群老弱病殘攆到了白登山。
到這裡後,劉邦不攆了,也並不是他不願意攆,而是無需再攆了。當然也不是劉邦把人家消滅了乾淨,而是人家把他團團圍了起來。
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劉邦愣了,他怎麼也沒想到對方的10萬騎兵會有這麼大的規模。
一直以來看到的老弱病殘不見了,而是整齊劃一的鐵血精銳。西面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清一色青馬,北面是清一色黑馬,南面是清一色紅馬,每面是10萬騎的方隊,而劉邦則很不幸的待在了中央。
如果誰再在他的耳邊說什麼“匈奴只有十多萬人馬”,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砍掉他的腦袋,因為這些人只給他點清楚了一個方向的人數;如果此時還有人說對方只是些老弱殘兵,他也會毫不猶豫地砍掉他的腦袋,因為那清一色的戰馬和昂揚的鬥志,縱然是個兵盲也該看出其中的蹊蹺。
劉邦不再亢奮了,替而代之的是無奈和茫然,此時的他,抱頭痛哭的心都有。
第七章 烽煙再起—(十一)冒頓其人(二)
公元前209年,也就是陳勝吳廣起義的當年,冒頓終於如願以償地登上了單于的寶座,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雖然他的手段不太能拿上臺面,但實踐證明還是比較實用的。不過這位仁兄的名聲因此而一直不是太好,他很榮幸地被劃歸到“臭棍”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