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有毛的還好說,可以做成裘皮,那些沒毛的馬匹、牛皮、豬皮、鹿皮。……鄧兄有沒有想法?”

宋人不缺乏商業意識,然而,大多數宋人都是直線思維。鄧御夫把所有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但他缺乏地是將那些事件聯絡在一起地縱向思維。趙興這一提醒,鄧御夫的眼睛亮了:“是呀,獸皮很廉價,我們每年收購的獸皮怕得有十萬張吧,這些獸皮……”

趙興緊著補充:“十萬張,你太小看了大宋人的購買力了。至少該蒐購六十萬張,這些獸皮當中。珍貴的裘皮可以做成珍裘大氅。那些無毛地光板獸皮,可以用薯莨汁染色。身價何止上升十倍。

我大宋有多少人,一億!有多少官?8萬六!有多少讀書人——沒數!這些人中,一萬個人裡有一個人買你一雙靴子,全大宋就是一萬雙靴子,一年一萬雙,這還不是大買賣?什麼事大買賣?

還有,薯莨汁既然能染皮,它也應該能染布,染綢——布這個東西無所謂染不染,綢緞呢?薯莨汁這東西不沾水,還油光發亮,如果染到綢緞上,那麼夏天做這樣一身衣服,涼爽宜人、易洗快乾、色深耐髒、不沾面板、輕薄而不易折皺、柔軟而富有身骨……這簡直是搶錢了。“

鄧御夫的眼睛越來越亮,他滿臉驚愕的望著自己腳上地靴子,而後敬佩地望著趙興,讚歎:“人都說趙籤判是財神爺的親傳弟子,走到哪裡哪裡富,果然!你看,我天天穿這種靴子,也知道它的製法,竟然沒想到這注大財,有道理,有道理。”

趙興摸著光溜溜的下巴,自鳴得意的望著鄧御夫:“財神爺的親傳弟子,都誰說的,你再多說幾句我聽聽。”

鄧御夫只聽到了趙興地前半句,忘了順便多誇趙興幾句,他地心思已經全在皮革場的籌劃上,乾巴巴地回答趙興:“團練們說的,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