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一無是處,以為所有的罪惡,都是因這天條而來。將一切過錯歸之於律法,那原本便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改天條,只是楊戩達成目標的手段——看重執守著的血緣之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的一個司法天神,才是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個被人為撥高了的空洞標本。所以在我看來,就傳統文化的思籌而言,楊戩的行事更近於法家,講究手段,在通往既定目標的道路上冷酷寡恩,不惜一切。同時,他又不能和人間的君王劃上任何形式的等號——有朋友曾說二哥象王者,博愛眾生,這個意見,我也怎麼也接受不了。不錯,強勢果敢,感情深沉,他性格中確有這些特點,但那與君王無關,更與博愛之心無關,相反,以君王擬之於楊戩,非但不是讚頌,而是一種貶低。

楊戩是無雙的國士,卻不會是王者。王者統籌一切,將利益置於首位,唐太宗造福天下,開一代貞觀之治,也無非天下是他的私產。卻唯有國士,才會將信念視為此生的最重。世人皆欲殺又如何?心力之所繫,雖千萬人吾往矣,九死其猶未悔。

天下公義,並非一成不變,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孰知其對錯?而對信念的堅守,卻是國士之所以堪稱國士的理由。夷齊餓死首陽,並非不知紂之不仁,並非不知周之可取而代之。然則,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信念的堅持,使得自己的生命,也可以心甘情願地化為祭品。易水蕭蕭,西行入秦,非不知此去永難回頭,再也無從燕市放歌,擊築而樂了,同樣,為了信念的堅持,卻寧願堵死一切的退路,不容自己有絲毫的猶豫徘徊。

只為那一份執著,便不惜以身相殉,造福眾生也好,不造福眾人也好,那都不復重要,心之所安,雖死無悔,千百年後,仍能令人心折不已,為之動容。

但問目的,不問手段,不求人知,必要時,連自己都可以從容地犧牲了去,只求信念可以達成,關愛的人可以平安喜樂。但能如是,生亦何求,死亦何苦?

唯其如此,楊戩的固執和偏激,更顯出他的孤傲性情。殘缺往往是一種大美,溫吐水般的溫文爾雅,永遠比不了激越的霸道強橫。固然道家講究反樸歸真,但是,那種執著於質樸的簡陋,其實也是劍走偏鋒的一種,中庸者,只能是儒學的代名詞。

這種只屬於國士的慘烈,這種法家獨有的殘酷的霹靂手段,對人如是,對己也是如是。所以,選擇了目標,便再不容自己有退後的餘地,那才是真實的楊戩,有如一柄凜然生威的寒刃,森冷偏激,守護著他所看重的那一片天地,強橫高傲,為了目的,不惜一肩擔盡古今愁。

若將他的這些性情割裂了去,轉而安置上博愛之類空洞的名詞,那麼楊戩也就再不是楊戩。

——————————————————————

這是初著手寫這篇文時,個人對楊戩性格的一些分析,隨想隨寫,難免掛一漏萬。不過,大體之上,這篇小文所希望表述的一些東西,在這篇隨想裡都已經成形了。

這篇東西原來在論區貼過的的,不過看到評區的朋友,對於關愛親人是否一種侷限有所爭論,所以再翻出來,算是對個人思路的一種總結吧。博愛造福之類,實在是太過空洞的名詞,任何人都可以拿來作為自己行徑的藉口。但是,盛名之下,能符的有多少?覆雨翻雲之間,到底有幾分本心,是念著天下蒼生?為一人殺百人是殺,為百人,殺一人豈不也是殺?以殺止殺,孰知其中的是非對錯?

所以,在我看在,一個人,不論他的初心如何,能將一個信念堅守到底,平生行止,不論成敗得失,都能做到無悔無愧,那麼就是真正的上品人物了,值得我為之動容。

而我們所缺的,也正是這種堅持和執著。

起1G點1G中1G文1G網1G授權釋出好書盡在。cmfu。

番外附錄 推薦:寧遠大人的金光宗主MV《你的樣子》

(起7L點7L中7L文7L網更新時間:2007…9…9 19:43:00 本章字數:191)

和二哥沒關係,是倩女幽魂這部劇的MV,金光宗主的,但實在太好了,用作者的話來說,一種反諷,那樣自律嚴謹的一個絕代人物,要造物怎麼樣的恩寵,才能一步步地……將他逼瘋……

我看過的最好的MV之一,宗主啊宗主……

百度來的線上播放地址:

//you。video。sina。/b/3928727…1290980654。html

好書盡在。cm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