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道,“倒是斯先生寶刀未老。而且,我從不知留日派裡竟也有人肯開口講英文,更懂研究英國人。”

“自然與黃先生無關。不過,他肯下此血本,原本就是為買個心安理得,為他謝家謀求福祉。”又無比直白,“那麼黃先生三位大亨呢?是否願意做點什麼,為自己兩年前的所作所為一雪前恥?”

兩人一同看向席位前排軍銜極高的一列國民軍官。

黃先生拱手道,“我三人商議妥當,願請斯先生指點。”

斯應道,“上海是肥肉,西北更有一塊肥肉。如今七國中一國原本意在西北,想要貪得無厭二者兼得;一塊肉七方爭奪,另一塊仍屬英與江西囊中之物。倘若你們肯作出讓步,我與我的所有投靠於南京,夠不夠與之均力敵?倘若你兩方肯和平共處十年,我便為他爭取西北利益,這一點和平共處的代價夠不夠大?”

黃先生早已打過算盤,如今聽他親口講出,不免大喜過望:“足夠。”

“那麼請放棄有關日本的所有支援,也收回他們在中國的一切利益。”

如今日本所作所為早已激起民憤,而早在兩年前那一場血洗上海的事件中南京早已盡失民心。倘若再放任日本,再多文章洗腦宣傳也無濟於事,不戰自敗。

放棄日本的支援,誰在背後較量中扶持南京?

斯應一來,國內殘存無數勢力都會和他一齊到來,甚或還能贏得一場輿論戰爭,何樂不為?

況且,日本倚靠南京在租界勢力中越發目中無人,工部局五國一早憤懣不平,如今被日本拖累,恨不得立刻放棄日本利益來換取自身利益。

他立馬就要回去力勸杜先生。

九時整,七國公使代表二十餘人自長廊進公審庭。

與其說是公開談判,不如說是擁有國際地位與話語權的五國向弱大國家與受審國宣佈他們的商議結果,這是一個強國之間利益角逐的過程,興許在角逐過程中小小良心發現一下,並賞賜給弱國一點麵包屑,便足以填飽這些軟弱政客的胃。

但結果是有跡可循的,明眼人都能從談判結果中清晰的聽出英、美兩國之間的利益漏洞。

這漏洞從哪裡填補?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或者無權插手另一塊肥肉。

很少有人知道,英、美兩國軍官已經不眠不休,酣戰將近一週。

其中有做了四十八年上海海關稅務總長的赫德中校,格了副領事職、勉強保住少校銜的“中國通”朱爾查,駐滬領事,駐美領事,掌管一切核心訊息的布隆大校……以及突然擔起重責的英軍新晉少校Zoe Tse。

這個誕生於最奸猾商人世家的少校,宛如眠狼,安靜旁聽在座銜職遠高於他的所有人談論中國與世界局勢、談論西北、肆無忌憚垂涎日租界利益、談論上海海關關稅、南京及江西。

他們拿不準在經濟危機的當口,能在另外三國及中國口中奪取多少食。日本利益必定要犧牲,另三國與自身利益要犧牲多少才能用來換取西北利益及平息中國人的怒火,他們仍拿不太準。

此外,在英、美兩國以彼此利益謀求西北條件時發生激烈爭吵,幾乎大打出手時,英國少校才突然開口了。

他羅列了一筆資金,這是他尋求過玻爾意見以後,他寫給他的。

“這是你們所謂的‘西北’所缺的資金數額。”他說。但這筆數目,以如今美國財政來說幾乎無法辦到。“庚子年賠款十年後完全退還,而《辛丑條約》涉及的賠款十一國裡,囊括了工部局全部六國。”他突然提起庚款。而退還的庚款落入腐敗的北洋與如今的政府手中成為大筆肥肉,幾乎全部用以清華留美經費、及用以討好高官子女出洋留學。“在《辛丑條約》的更定過程中,可向南京政府提議,指定庚款使用途徑,比如,代替英國償還中英庚款,與中美庚款全部用到西北?”

“仍舊不夠。還有資金呢。”赫德盯著那筆數目。

“日租界的房屋與地界。”

幾名兩國大校虎視眈眈。

“別忘了,日本遷廠回國,房屋與地界可搬不走。屆時,從南京手裡買下它們。大蕭條可不曾影響到上海,我想沒人肯蠢到放棄眼前利益。”

布隆道,“你這樣決定,那麼中國政府又能得到什麼?”

“五年,或者十年,度過蕭條以後,將土地還給他們。”

眾人大笑。朱爾查道,“Zoe,你真是瘋了!”

謝擇益眯眼看向布隆,“上第一堂課時,你曾經說:‘我毫無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