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我出生時家境富裕,但童年時家裡變得一貧如洗。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對失敗的危險性的認識要比對成功之道瞭解得多。我父母在中年時變得一無所有,儘管他們又恢復了過來,卻再也沒有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而他們的恐懼對我造成的影響,比他們的成功對我的影響還要大。這些恐懼促使我下定決心要在金融界獲得成功。我成為一個有感染力的演說家,曾經以寶貴的成功原則鼓舞了數以千計的經理人和專業人士去實現其目標。但我當時沒有意識到,我忽略了成功等式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此後,我讀了關於“棉花糖實驗”的書籍,它永久地改變了我的人生—也將改變你的。
在我家一無所有之後,情況完全變了。我父母再也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我也一樣。我覺得,父親總是擔心再次失去一切,所以他變得過分侷促保守。在他重新獲得財富之後,他仍然開著他的舊雪佛蘭車。直到81歲,他才買了一輛凱迪拉克。(兩年之後,他就在這輛車裡去世。)潛意識裡,我也有同樣的擔心,但我做事的方式與他相反:我掙多少,花多少。我過著一種十分奢侈的生活,我在旅遊、女人、禮物、新款轎車和貴重首飾上一擲千金,從不存錢,甚至透支。只要能夠得到“棉花糖”,我就會很快把它們吃光。
在這一點上你可能心存疑惑:為什麼我父親不阻止我呢?為什麼他不將他自己學到的財務理念灌輸給我呢?我父親從未教我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因為這點他自己也不太懂。他在實踐中應用的秘訣並非來自他擁有的某些知識,而是來自他對再次失去一切的擔心。當你非常富裕的時候,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你一定能夠學到重要的生活啟示。但你並非總有時間來考慮這些,更別說把它傳授給其他人了。因而獲取財富的秘訣對我而言就一直是個秘密,一個我後來立志要解開的秘密。我希望自己能夠理解並解釋下面這些問題:
*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功,而有些人卻做不到?
* 為什麼有些人成功了,而有些人失敗了?
* 為什麼90%的人到65歲還不能獨立發家致富,而必須繼續工作,依賴社會保險或是透過祈禱自己學醫或學法律的子女能夠幫助自己度過生命裡的最後歲月?
我成為一個有鼓動性的演講家已經超過30年了。我曾經在超過30個國家為一些世界上最優秀的公司做演講,並且擁有了十分廣泛的客戶群。我還參與到了體育領域中,去激勵那些參加美國國家籃球聯賽(NBA)和奧運會的運動員。在這中間,我發現了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有些運動員成功了,而有的卻失敗了?很明顯,這不僅僅是天分或是能力的原因。這個世界充滿了生為天才卻從未將之展示出來的和天資稍有欠缺卻能將之發揚光大的運動員。
我希望找出成功秘訣,但這需要做更多研究才能發現。在此過程中,我發現了由一位非常出色的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博士所做的一個心理研究。
我在此並不想談論有關它的細節問題,因為你將能夠在其他書中讀到。但讓我告訴你一件事:我發現了秘密所在,即為什麼有些人成功而有些人失敗。我認為這條經驗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我決定在我傑出的共同撰稿人埃倫·辛格的幫助下為此專門寫一本書。
現在聽著:這條原則必須告訴每一個人。我打算告訴你們的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別所在。這是一個必須要告訴世界上所有孩子的秘訣。我將它教給我的女兒。現在,我想把它傳授給你,因而你也可以把它傳授給你的孩子。
這本書是為企業家、公司僱員以及自由職業者而寫的;是為運動員以及想要超越自己生活的人們而寫的;是寫給教師們的(他們擁有十分令人尊敬的職責—教導我們的後代);也是為那些立志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求獲得成功人生的青少年們準備的。
但在你開始閱讀棉花糖故事之前,還有一個問題:
引言(2)
有三隻青蛙在河中的一片葉子上順水漂流。其中一隻想跳到河裡。在葉子上還剩幾隻青蛙?
大多數人會回答還有兩隻。
答案錯誤。
正確答案是:
在葉子上還有三隻青蛙。
為什麼?
因為“想跳”和“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你有多少次下定決心要減肥卻發現三個月後你衣服的尺碼絲毫沒有變化?你有多少次決定戒菸卻在第二天整夜抽菸?你有多少次決定要清理你的閣樓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