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遇災遭禍,都與他們無關。他也從來不會在意。
所以,丁強收下了各城送來的糧食,將其源源不絕的送回魯國,送給公主。置鄭太后與小鄭王的求援信於度外。
不到月餘,鄭太后獲罪,被縛于禁宮。小鄭王受太后所害,悲痛難忍,將國事託與諸位大臣,閉宮不見外人。
舊年鄭國兩任先王都曾閉宮數年不出,小鄭王這麼做,沒有人覺得奇怪。
鄭國逍遙臺上,兩座最大的王宮的宮門緊緊關閉著。
小鄭王舌焦唇裂,衣衫髒汙,頭髮散亂。他趴在緊閉的門上沙啞的喚著:“王后,王后,你放孤出來吧。”
小鄭王新娶的王后也是一個小少女,她出身鄭國世家,容貌秀美。
她緊張極了,不停的向外看,生怕被人發現她跟大王在說話。
她小聲說:“大王!不要再叫了!他們會來的!”
小鄭王聽到也像沒聽到一樣,他喃喃道:“母后怎麼樣了?”王后小聲說:“太后沒事,我去見過她了……太后一直在問大王……”
小鄭王的眼中滾出熱淚,“是孤的錯……是孤害了母親……”
王后年幼,哪怕進宮前被家人一再教導,進宮後仍然不免為小鄭王心痛。
“大王日後長大就好了。”王后小聲勸道。
小鄭王不再是之前的他了,他怕自己活不到長大了。
他曾厭惡魯人,但他發現魯人保護了他,他相信的“先生”是鄭人,卻要害他。
小鄭王從門縫底下塞出去一條腰帶,上面有他的血書。
“王后,求你將這條腰帶送去給丁相。求丁相救出母親,送母親去魯國找王姐。王姐是魯國王后,一定能庇護母親。”小鄭王乾澀的眼睛連淚都流不出來了,“孤怕再拖下去,母親就會被……”
王后猶豫起來。
如果只是救太后,那……應該還可以吧?
她也知道,她的家族和其他人只需要大王,對太后倒是不太在意。
他們不想讓太后活下去。而現在除掉太后就像除掉一隻蟲子一樣簡單。
小鄭王在門內跪了下去,“求王后助孤救母后一命。孤會聽話的,孤會聽他們的話的。孤什麼都願意聽。王后,求你……”王后迅速把腰帶藏在裙子下面,“大王,我答應你。我該把信送到哪裡呢?”
小鄭王搖搖頭,“孤也不知……送到丁府去吧。”他也只知道這一個地方。
只盼望著丁府還有丁相的人,還能給他們母子一條生路。
大梁末帝二十一年,秋,鄭國望仙台降下天火,鄭王與太后葬身火海。鄭國舉哀。
又,末帝二十四年春,鄭王獲天幸還生於鳳凰臺,交國為民。
末帝二十七年,鄭國除國,後稱鄭洲。
第740章 趙國
趙國。
趙王顯坐在王殿內; 對著一本秘奏已經看了很久了。
他時而起身在殿中漫步,時而回到案前看那本奏。
殿中的侍人都見怪不怪了,他們都是服侍先王的侍人; 新王繼任以後不但沒有殺了他們; 反而繼續任用,別人都說這是因為新王仁慈。
侍人們卻明白,新王不是仁慈,而是拿不定主意。
趙王顯猶豫了好幾天; 終於召來了曹備。
曹備無官無職,趙國世家曹家出身。他青年時才認識趙王顯; 結交後慢慢的才發現……這個六公子竟然是想找他偷師的!
這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大王的六公子竟然不學無術。
不過細想起來,曹備也相當同情六公子。或者說大公子之下的公子都和六公子是一般情況。
先王年輕時還有些規矩; 等趙國全在他掌握之中之後,他就不再顧忌那些老臣的規勸了。
所以先王沒有跟王后生下太子; 任由宮中婦人調撥弄權。
曹備很清楚; 先王並沒有寵妾滅妻的心思; 他只是不在乎。
王后沒有一兒半女就離世了; 他也不在意。
大公子能有先生; 乃是因為他雖非嫡,卻為長。所以自然有先生主動上門要教他。
但剩下的公子們就沒這個好運氣了。
先王再不關心; 於是宮中就多了一群目不識丁的公子。
不過他們之後也就是被趕出宮自謀生路而已,所以也沒人關心他們到底有沒有讀書; 識不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