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引兵東歸。但劉邦則採納張良、陳平的計謀,趁項羽鬆懈之際進兵,追擊項羽到陽夏,雙方又形成對壘之局。正在這關鍵的時刻,擁有重兵的彭越和韓信裹足不前,意存觀望。特別是韓信,更對劉邦進行要挾,要劉邦封他為齊王。為了集中力量擊敗項羽,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答應了韓信的要求,與韓信、彭越相約,破楚之後,自陳以東至海的地區全部封給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地區封給彭越。兩人既受封為王,又獲得了廣大的封地,終於改變態度,引兵會攻楚軍。公元前202年,劉邦各集團軍將項羽包圍在垓下,徹底打敗項羽,項羽突圍後在烏江邊自殺。這年2月,劉邦正式即皇帝位,定國號為“漢”。
縱觀楚漢相爭的歷史,劉邦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根本的原因當然在於他的政策和措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但其權謀的優勢顯然也是很重要的原因。項羽原本居於優勢,兵多勢強,但一方面他目光短淺、剛愎殘暴、燒殺擄掠、大失民心,又兼缺乏智謀,只想以武力取勝,有勇無謀的項羽當然不是劉邦的對手。另一方面,項羽剛愎自用,不能採納部下的正確意見,致使許多有才能的人物在劉邦的拉攏、引誘下,紛紛背項投劉。就連唯一的謀臣范增,也因劉邦的反間計,被項羽罷黜不用。與此相反,劉邦則心胸豁達,深謀遠慮,有膽有識,廣泛採納各方面的意見,擇善而從。劉邦既有穩固富饒的關中為根據地,又善於用人,特別是在關鍵時刻,能從大局出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上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劉邦後來在總結奪取天下的原因時曾說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轉運糧餉源源不斷,我不如蕭何;統兵百萬,百戰百勝,我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當今人傑,我都能任用不疑,讓他們盡展其才,這就是我能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項羽呢,他只有一個范增,卻不能用,所以被我打敗了。”與劉邦相比,項羽卻缺乏自知之明,直到死也還不覺悟。他不從自身尋找由強而弱、最終失敗的原因,而是歸咎於“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史記·項羽本紀》……這就是智者與愚者的區別。
公元前202年正月,各位諸侯與將相大臣共同上書,尊劉邦為皇帝。“皇帝”之稱,始於秦始皇。遠古時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皆稱王。秦始皇認為他的功績遠遠超過了夏、商、周的王,可與上古的三皇五帝並列,於是改稱為皇帝。對於“皇帝”這一稱號,劉邦當然心儀已久,但他以一介平民,奮競草澤而一統天下,居九五之尊,用皇帝的稱號,能使天下人心悅誠服嗎?深諳機謀的劉邦決定以退為進,便假惺惺地謝絕了臣下尊他為皇帝的建議,說:“吾聞之皇帝乃賢者的稱號,吾不敢當皇帝之位。”群臣一再堅持,劉邦再三謙讓,最後他表示不能違背眾人之意,才說道:“諸君堅持認為我應該稱皇帝之號,為了國家,我就答應了吧。”劉邦的這一謀略,竟為後來歷代的開國之君所效仿,而成為一個慣例。
如果說劉邦是一位豁達大度、不拘小節,甚至還有點流氓氣的草莽天子的話,那麼建立東漢王朝的劉秀則是一位仁慈厚道、溫文爾雅、具有儒者氣象的開國君主。兩人奪取政權建立王朝的時代背景不同,個人氣質和文化素養也不同,因而其奪取政權的謀略和權術也大異其趣。劉秀建國後,有一次與家人歡宴,宗室諸親異常高興,酣飲之中,大家說道:“文叔少時謹信,與眾人不款曲,惟以柔直處世待人,故能踐九五之尊。”光武帝聽後,大笑著說:“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以柔道奪取天下,以柔道治理天下,這可以說是光武帝一生政治的基本特點,也是他權謀的突出之處。
劉秀是西漢的宗室,漢高祖的九世孫。他生活在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的時代,自幼便受到儒學的薰陶,青年時期曾在長安太學裡研究儒家經典《尚書》,具有深厚的儒學修養。後來回到家中務農,經營產業,過著耕讀持家的生活。當時外戚王莽篡漢,建立了新朝。但王莽政權不僅絲毫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而加速了政治腐朽和經濟崩潰,勞苦大眾陷入水深火熱的絕境,民眾紛紛起兵反抗王莽政權。劉秀的兄長劉,字伯升,為人剛毅有大志。自王莽篡漢以後,他就暗中準備起兵反莽,復興漢室,為此廣交天下豪傑,為將來起事積聚力量。劉秀與乃兄性格相反,謹慎持重,外柔內剛,溫文爾雅,深沉而有謀略。在起兵的問題上,他比兄長更加深謀遠慮,顯示出穩重、深沉的特點。當時人們厭惡新朝,思念漢室。劉秀是西漢宗室出身,這是一個很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