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團山村因建於一個小山包上而得名。團山原是彝族村寨,村人大多姓張。他們的始祖張福在明洪武年間因貿易需要,從原籍江西遷至建水,後又因喜愛團山山川毓秀,再次移居到這裡。現在村莊面積16公頃,房屋面積近5萬平方米,大多是建於清末的漢族民居,現儲存完好的古建築有幾十座,代表性的建築包括張家花園、將年弟、司馬弟、皇恩府、秀才府、大乘寺、張家宗祠、鎖翠樓等。

古樸的建築

現在團山村共有200多戶人家,近千口人,依然保留著東、南、北三座寨門,村子的街道也是用大青石板鋪成的。各戶人家的大門都是主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大多采用高高挑起的斗拱飛簷。團山民居的佈局和裝飾與江南民居近似,建築都坐西朝東、背陰向陽。每座房屋都以天井為核心,青磚作山牆的山尖、勒腳、牆裙,白灰粉飾外牆,屋面為青瓦。大門多在立體建築一側,經過寬窄不一的過道通往主體院落。團山村代表性的建築——張家花園,是張氏後人張漢庭於清光緒年間修建的私宅,最能反映這種風格。

團山村現存的古民居,多是清末到民國初年建成的。他們採用典型的中原漢族傳統建築設計,並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築特色,由此形成了佈局靈活、外雅內秀的風格。在這些民居中,有很多是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及縱橫組合連線成的建築院落,其中最常見的樣式為“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馬轉角樓”等。建築物大多有木雕彩繪裝飾大門,雕樑畫棟,並在四壁上佈置書畫,甚至在壁板的後椽頭上還裝飾著精美的字畫。據統計:團山村的詩詞楹聯有5000多副,其中一座樓的天花板上就有上百幅彩繪書畫。此外,建築物中沿天井的內介面也有精美的木雕,還有石雕、磚雕及彩繪,均佈局合理、層次分明、簡繁得體。在梁棹窗欞間的精細木雕中,工匠採取不同的雕鑿方法,將穿漏和浮雕相結合,使木雕人物、動物、植物都栩栩如生。

2005年6月21日,雲南建水縣團山村因很好地儲存了19世紀中國建築的風貌,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批准為2006年世界100個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物件之一,並於當年獲得了雲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稱號。

八、雲南第一個歷史文化

名村——鄭營

鄭營村位於雲南*城西10公里的寶秀鎮赤瑞湖邊,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它有著“雲南第一村”的美稱。村子面積為2平方公里,村內居住著漢、彝、傣、哈尼等族的居民。

鄭營村在明洪武年間叫普勝村,是一個彝族聚居的村子。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侯蘭玉、沐英等人,統率30多萬大軍出征雲南。當時軍中有一個叫鄭太武的人,隨軍駐紮在蒙自。到了他的兒子鄭從順時,一家人從蒙自遷到了石屏,並選擇山青水秀的普勝村定居。不久,人丁興旺的鄭從順將普勝村改名為“鄭營”。這時雲南已經平定,鎮守雲南的沐英嚮明太祖朱元璋建議,移中原的大姓到雲南居住,各族居民被迫遷往元江、西雙版納等地。於是,鄭營又有武姓、陳姓、李姓等漢人遷入,鄭、武、陳三大姓還在村內建起本族的宗祠,使得鄭營變成多姓漢人聚居的大村落。

第三章 歷史印痕(7)

過去的鄭營村好像一個完整的小城,四周築有圍牆,南北開有城門並築有堅固的炮臺,東西各建有一道柵子門。現今圍牆、炮臺已不存在,只保留著東西走向的青石板路。現在,鄭營村東西長近千米,南北寬約400米,村中保留下來的青石板路把村子分成上下兩半。村內有三街九巷,它們多以姓氏和地理環境命名。其中三街為南巷后街、北巷前街、村中正街;九巷是陳家巷、張家巷、西陳家巷、馬家巷、李家巷、深巷、餘家巷、裡溝上巷、馬溝上巷。

鄭營村現有400多座四合院,儲存完整的有近30幢。這些民居建築很有特色,大多為土木結構、坐北朝南、青瓦鋪頂的雙層樓房四合院。民居的屋頂為硬山頂式,屋脊筆直,左右山尖向上翹起,左邊的略高於右邊的,取風水學中的“左青龍,右*,青龍壓*”之意。村中著名的建築有陳氏宗祠、鄭氏宗祠等。

陳氏宗祠建造於1925年,坐南朝北,佔地1200多平方米,通面寬24米,總進深52米。祠門為三開間瓦頂、磚石結構牌坊,門框用磚石拱卷。匾聯用青石陰刻鑲嵌在磚壁上,明間門額上有長寬約1米的4塊石匾,上面陰刻著“陳姓宗祠”4字。匾下有鄭營人、光緒時進士、曾任黎元洪總統秘書的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