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出血療法只是應急措施而已。高宗約一個月後去世,而這次傳出的謠言是:是天后命令御醫毒殺天皇的。

由於病況趨惡,武則天以自己的意思改元,並且釋出大赦令。她這樣做,為的是想得到蒼天庇護,而高宗卻於改元的當天晚上死去。這一天——十二月丁巳日——是十二月四日。

高宗和武則天所生的皇太子李顯即位,是當然的事。並且依據中國禮教習慣,於翌年元旦改元。新元號是嗣聖,也就是說,弘道這個元號,包括改元之日,僅僅維持了二十七天。

而次年嗣聖元年,也非尋常之年。這一年二月,元號再度改為文明。“嗣聖”這個元號,只是比弘道長一點點罷了。而文明這個元號,壽命也只維持半年左右。因為到九月時,又改元為光宅了。也就是說,單單這一年,使用的元號就有嗣聖、文明、光宅三個。光從這一點來看,這已是十分異常的一年。

皇太子李顯於父親高宗死後的第七天——十二月甲子日——登基,卻於翌年戊午日被廢。中宗此次在位,前後僅五十四日。此處使用“此次”這個用語,是因為中宗後來又即位的緣故。頗具玩味的是,他的名字顯一度被改為哲,後來又再度恢復為原先的顯。也因此,一些歷史書以李哲為中宗之名。

天子是號令天下的人,這樣的人怎麼會被廢呢?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眾皇太子的悲劇(2)

原來中宗認為自己並非號令天下的人,所以才會被廢。號令天下的另有其人——不是別人,正是中宗的母親武則天。

中宗李顯立妻子韋氏為皇后。這位皇后,眼睛也實在不夠亮。長久觀察婆婆武則天的舉動,竟使她以為皇后就應像武則天那樣,一切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並不是每一個皇后都可以如此,唯有武則天能夠這樣。

武則天起用了孃家武氏一族的人。韋氏認為自己既已貴為皇后,自然也可以起用孃家的人。

“臣妾的父親只是州之參軍。作為皇后的父親,這實在不夠體面。”韋氏如此向中宗傾訴。

還沒有發跡前的狄仁傑,只是一名參軍之事已如前述。參軍不過是府與州的屬官,以州而言,官員的位階依序為刺史(長官)—別駕(次官)—長史—司馬—參軍,其位階之低微,由此可見。

“好,那就拔擢為刺史吧!”中宗道。

普州參軍韋玄貞,遂連跳四級,被任命為豫州刺史。刺史從三品或正四品之官,但韋氏並未因此特別高興。

“只是個地方長官,和我爹職位相同的人,全國就有四百個啊!”

唐建國時的州府數目有三百五十八個。由於後來西域諸國、高句麗、百濟等相繼納入直轄領域,所以州數略有增加。

“好,那就讓他成為侍中吧!”

剛成為皇帝的中宗,可謂大方得很。侍中是門下省長官。

唐朝的政治中心分為三省六部。在中書省(首長為中書令)草擬詔勅草案,然後送至門下省(首長為侍中);門下省經過檢討,籤書意見後送回中書省:經過這道手續完成的詔勅,交由尚書省(首長為尚書令)執行。尚書省之下有作為行政機構的六部,即:吏部(內政)、戶部(財政)、禮部(文教)、兵部(軍事)、刑部(法務)以及工部(建設)。

三省的長官通稱為“宰相”。只是,尚書令一職,在唐代始終懸缺。這是因為太子於皇子時代,曾經就任過此職,因此後來臣下不敢就任同一職位。唐朝又將六部一分為二,由左僕射和右僕射各統轄三部,而這左右僕射,各被視為宰相。

言歸正傳。韋皇后之父已由地方屬吏躍身成為宰相。

門下省的主要任務在於對詔勅草案表示意見,其首長侍中因時代不同而曾被稱為“納言”,採取唐制的日本,則將與此相當的職位稱為“大納言”。

雖是皇后的父親,此舉未免太無視於體制,中書令裴炎因而表示反對。實際上,中宗除了岳丈之外,還準備拔擢乳母的兒子為五品官。

“什麼!表示反對?朕是天下之主,朕即使把天下送給韋玄貞也可以,任命他為區區侍中,你也敢表示反對……”中宗完全採取高姿態。

這樣下去不行!——裴炎退出之後,有所深思。雖然武則天不斷起用武氏一族人物,但在裴炎的眼裡看來,被起用的確實都是有能之士,而且也絕不是隻以武氏族人為唯一考慮因素,武則天的確是具備了鑑識人物的能力。

反觀中宗夫婦,則純粹以私情為用人之依憑。喝